二鹏汽车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保养

文章内容

小米汽车项目管理经理招聘_小米汽车招聘 全线布局

tamoadmin 2024-08-20
1.造车:智能科技时代的首场集结2.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有啥区别3.小米汽车为什么会选择北京亦庄?4.小米造车,背后的组织能力够吗?5.入选北京市重点工程项目后

1.造车:智能科技时代的首场集结

2.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有啥区别

3.小米汽车为什么会选择北京亦庄?

4.小米造车,背后的组织能力够吗?

5.入选北京市重点工程项目后 小米汽车尚缺造车资质

小米汽车项目管理经理招聘_小米汽车招聘 全线布局

原文章标题:小米雷军提议:别做群众演员的工程项目经理

“我并不是奇才,也不是哪些劳动模范,更不是什么战将,我只是一个一般的技术工程师,追逐梦想,做好自己喜爱的工作。

8月10日,小米雷军在本年度演说中那样自我介绍,而且在演说中初次向大家揭密他最艰辛的10个挑选,每一个都和小米手机的发展,他的取得成功密切相关。

此次演说很震惊,迄今仍在朋友圈刷屏。因为我用心总结了这次演说,确实有很多非常值得大家思索的地区。今日本文是在听完演说后,对初入职场造成的一些新感受,共享给大伙儿,期待能对大伙儿有一定的协助。

我尤其喜爱路遥作品的一句话:“人的一生中重要的就那_两步,尤其是年轻的时候。他们和小米雷军此次演说的主题风格如出一辙,都道出了一个真知,

挑选是人生道路的重要。

问大伙儿一个难题,如今使你挑选,你要变成精锐工程项目经理,或是“群众演员的工程项目经理?二种挑选相匹配着两条道路,一条铺满_棘,一条一眼究竟。

新项目难做,工程项目经理难忍,常常也可以听见小伙伴们调侃:本来尽职尽责工作中,可除开加班加点和被骂,都没有获得,感觉憋屈,觉得自身勤奋也无法得到应该有的收益?有的想从焦虑情绪中蹦出来,但自始至终没迈开这一步;有的迈开了这一步,但投出的个人简历一直泥牛入海。

初入职场本便是惨忍的跑道,如我们无法作出对自身有益的挑选,最后也只有变成初入职场“群众演员的那一拨。怎样才可以防止初入职场路面越走越窄了?简易说说我自己的观点。

一、客观对待目前的薪水

工程项目经理薪酬的多少,压力,彻底在于所在地和公司。绝大多数工程项目经理的薪酬归属于中等偏上,但也是有一些薪酬丰厚。因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公司不一样,也没法得出统一的规范。

绝大多数人将薪酬视作考量工作能力的规范。但我没法一概而论,薪水是考量工作能力的规范之一,但并不是唯一。有些人用心勤奋没能升职加薪,但有的工作能力三流,阿谀奉承一流,反而升职加薪的速度更快。这个时候以薪酬来评定专业能力,难免有点儿好笑。

我想说的是的是,不必太过在意一个环节的情况,更不可以否认自身的勤奋及工作能力。把自己放到大商业服务自然环境下,看一下领域和公司对工程项目经理的工作能力规定是啥,将聚焦点放到实现目标上,才算是恰当的方位。

二、多观查,多听一听别人的响声

大家每日与方案、大会,电脑鼠标、电脑上相伴,甚少有时间观查日常生活。但做为工程项目经理,必须有判断力,必须去观查日常生活和全球。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中许多情况下必须岗位分辨,这类工作能力来自对工作中与生活的观查,而不是低头做新项目。

日常生活随处皆新项目,等你去发觉和思索。例如,前不久我援助流浪犬,期内经历了得病医治和找收养家中等一系列难题,因而也造成了很多新思考。或许会有些人说,项目风险管理和援助小狗狗,能一样吗?一个是有作业流程和方式,为了更好地达到总体目标,而另一个并不一定专业技能,就能妥善处理。

事实上,我将它当做一个新项目后,啥事都是会危害到我的思索,随后分辨什么非常值得参考,令人深思,正确引导我找寻更强的处理方法。

如今很多人做新项目的逻辑思维,早已被规范架构和步骤科学方法论所限定,提议慢下来去观查,多出去走走,多想一想为何他人发展这般快,但你却走动迟缓,多看一下别人和别的行业,多听一听别的响声,或许你能获得许多启迪。

项目风险管理是

必须自主创新

的,从逻辑思维到解决方案与构思等,都必须自主创新。但自主创新并不是坚持,并不是趴到定义架构下,只是去融合,去观查,去思索,不必被干固逻辑思维淹没。

三、总结所做了的新项目

坚信许多工程项目经理都是有那样的困惑,做了的新项目多,但新项目确实帮不上忙,做了哪些,学得了哪些,仿佛也没有很大的印像,下一次碰到一样的难题,指不定还会继续犯第二次。

发生这类状况的缘故,是_有对新项目开展再度总结。总结简易而言,是对以往的工作中做逻辑思维演习,全部的阶段在脑海中里又再次“过一遍,根据对那时候的逻辑思维和个人行为再开展回望、思考和研究,找到缘故,汇总规律性。

我曾读过一个别的行业巨头的小故事,十年前刚入法律事务所,他取得过一个比较复杂的新项目,新项目不但繁杂,与此同时也涉及到比较严重的直接证据作,由于那时候工作经验少,等级低,并_有过多的思索。但在下面的十年,他常常拿出来这一项目复盘,每拿一次,都是会有新的感受和思索。这种思索对他以后的工作中造成了关键的危害。

很多人都是有一个习惯性,喜爱搜集信息,尤其是辞职的情况下一定要把自己做东西,储存一份,之后呢?据我掌握,大部分人也没有随后。不要看、不总结,你储存的物品,仅仅一堆占运行内存的废弃物罢了。

如今转过头去看2年以前的自身,当回望到一些事儿时,我能感觉那时候的自身很不理性,解决难题也罢,说话方式也好,换做现在的我一定不容易那么干,那么说。总结的实际意义就取决于此。

一样,在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上,每一次总结都能产生新的获得,如果你对自身整盘开展了一次分析以后,你能发觉无论是在工作内容上,时间管理上,或是沟通交流上,都是会有一次新的提高。在我们的认知能力提高后,会对大家的个人行为造成正方向功效。

四、发散思维思索现况

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中难做,好的工作难找,经济发展也不大好。这类状况下,每个人都必须维持高宽比当心,确保自身即使被裁人,也需要有着下岗再就业的工作能力。那_,提早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开这一风险性就很重要。

这儿给大伙儿共享一个方式:如说今日你被离职或应聘求职不成功,你觉得很有可能的缘故是什么,提早把这种不稳定的要素写下来。比如,你要换工作去一家比较好的企业,个人简历也达到JD,但递送个人简历后,仍未获得意见反馈,你觉得缘故是什么:

1.不明白技术性

2.不容易看数据信息

3.不明白实际操作

4._有PMP资格证书

5.不容易解决人际交往

6.个人简历_有突显自身的优点

如果你拥有

发散思维

后,先找到缘故,随后制订可推行的方案,最终以身体力行来更改_果。

五、不成功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勤奋后,却又觉得自身的专业能力_有提升,一般是由于没发觉哪儿没搞好,找不着做不太好的原因是什么。因而,难以去改善。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犯错误学习方法,当一个人犯错误后,会对这一不正确记忆力深入,如对这种不正确多方面改正,那_之后犯一样不正确的几率就需要小许多。因此,不要担心犯错误,犯错误也别害怕他人了解,要敢问,才可以更强的解决困难。

六、鉴别得了成见,经得住捧杀

一提及工程项目经理,一瞬间便会想到到好多个词:苦、累、酸!新项目_间紧、施工期长,要求多,_源紧缺是家常饭,也有责没有权利,好像所有人都能够对工程项目经理指指点点,在网上各种各样负面信息观点充溢,要是没有一个坚强的心,非常容易被严厉打击到。

从你做工程项目经理那一天起,就得让心里变强劲。要学好辨证的对待这些埋怨,污蔑,或是负面信息的响声,不必咬合他人的见解,深陷一种“以偏概全,八哥学舌的情况。在心里,要为自己创建一道网,不必让这些满是成见的响声危害自身,塑造自身单独的思维模式,勤思索,以防深陷杂乱当中。

此外,在新项目工作上,一定要展现自身的专业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想超过他人或让他人对你造成改变,得到重视只有一个方法,那便是技术专业。

七、变成最能打的那人

以前有盆友跟我说,“你认为项目风险管理行业,哪一种人最出色?想想很久,最终我回应道,最能打的人。

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中不但磨练工程项目经理的管理水平,沟通交流合作工作能力,与此同时也磨练技术性工作能力;既追求完美生产能力和高效率,又考评产品品质的多少。许多工程项目经理干了一段时间后,感觉自身投入超过收益,没有钱也没发展,有时候还需要当“背黑锅,逐渐对自身造成了猜疑,失去士气。

我曾访谈过一位杰出工程项目经理,他说道了一句话要我印象深刻:“如你将自身精准定位在现在的位置,以如今的水准去工作中,非常容易造成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类轻轻松松得到的成就感,会使你止步不前。如你以标准化规定自身,无论怎样瞎折腾,只需服务宗旨和总体目标不会改变,每一次瞎折腾都能上一个层级。

初入职场关联,靠的是整体实力。同一跑道的人,只能依靠一个一个出色的销售业绩来证实自身。如你技术专业不足扎扎实实、技术性硬度不够,那么就非常容易变成“群众演员的人;反过来整体实力够强,任何人都是会变大你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是证实自身的唯一方法,一定要变成那一个最能打的人。

之上实属个人见解,大伙儿有不一样建议,热烈欢迎发表评论告知大家!

回到搜狐网,点击查看

造车:智能科技时代的首场集结

此外,小米 汽车 的经营范围包括: 新能源车整车制造、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智能车载设备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销售 汽车 、应用软件服务等。

汽车总部落地:造车之路为何从北京亦庄开始?" img_height="230" img_width="612" data-src="//imgq7.q578/ef/0904/78a37c9cc50185eb.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登记地址为小米集团北京亦庄产业园区

汽车总部落地:造车之路为何从北京亦庄开始?" img_height="459" img_width="612" data-src="//imgq7.q578/ef/0904/e49cb45572ea761b.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汽车总部落地:造车之路为何从北京亦庄开始?" img_height="459" img_width="612" data-src="//imgq7.q578/ef/0904/8c6cbd10188ac865.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小米 汽车 为何落户北京亦庄?

业务方面, 8月25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以约7737万美元的总交易金额收购自动驾驶公司DeepMotion Tech Limited(深动 科技 )。完成交易后,深动 科技 将成为小米的全资子公司。

天眼查信息显示,深动 科技 专注于提供高级驾驶系统的感知、定位、规划及控制的算法,以及自动驾驶应用的全套软体解决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所在地同样位于北京市。

政策方面, 《北京市智能网联 汽车 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明确指出,2022年,形成满足高级自动驾驶(L4级别)要求的智能网联 汽车 完整技术体系;全市智能网联 汽车 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具体到亦庄,今年3月,《中国 ( 北京 ) 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亦庄组团首批产业政策》明确提出“打造新能源及高端 汽车 产业发展核心承载地”的目标,并针对不同条件设定了最低3000 万元、最高1亿元的资金支持政策。

其中,“鼓励国内外新能源智能 汽车 整车厂商落户开发区。对带动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可给予龙头企业最高1亿元创新资金支持;鼓励自动驾驶技术研发达到L4级别以上有条件规模化生产。对完成首批成果转化的企业,根据成果转化效果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最高3000万元。”

上述政策均提及L4级智能驾驶,而就在今年7月底,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其微博发布招聘海报,并表示:首批招募500位自动驾驶技术精英,自研行业领先的L4级智能驾驶能力。

此外,今年4月发布的《北京市智能网联 汽车 政策先行区总体实施方案》显示,将包括亦庄新城22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设为政策先行区。

人才培育方面, 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均位于北京市,且不少国内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管理层均出自上述高校。

地理位置方面, 高德地图显示,小米 汽车 北京亦庄总部距离北汽新能源蓝谷研发中心仅2.9公里;同时,奔驰研发中心、富士康精密组件以及多家物流公司也位于亦庄。

如若上述消息属实,意味着小米原有部门及周边产业在造车方面或可形成一定区位协同优势。

此外,2020年7月,占地161亩的国汽智联研发中心项目在亦庄开工,围绕自研项目实验开发、服务市场研发实验开发、公共检测认证服务规划建设。

小米造车:17位成员合影、已入职300人

9月1日,雷军在其微博官宣“小米 汽车 正式注册”,并公布了一张共有17人的合影,这也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小米 汽车 的核心成员”。

汽车总部落地:造车之路为何从北京亦庄开始?" img_height="408" img_width="612" data-src="//imgq7.q578/ef/0904/85436c0b5fc4bc0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有媒体报道称,合影人员包括:在供应链与电池方面经验颇丰的小米集团副总裁、参谋长、小米集团购委员会张峰、前宝马iX的外观主设计师李田原等。总体来看,17位合影人员主要涉及生态链、软件、销售等业务。

此外,根据小米官方消息,小米 汽车 已收到超2万分简历,但仅有约300人完成入职。据悉,小米 汽车 团队目前还处于扩张阶段,预计相关人才招聘将持续至年底。

当前,小米 汽车 版图已逐渐浮现。

其中,除收购自动驾驶公司深动 科技 外, 在自动驾驶方面, 小米投资了ADS(自动驾驶系统)、ADAS(高级驾驶系统)技术与产品供应商纵目 科技 、国内激光雷达初创企业禾赛 科技 、可为车企提供L2-L4级自动驾驶“融合感知+智能决策”软硬件集成系统的上海几何伙伴。

此外,今年7月,智能出行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海之博电子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独家投资。

动力电池方面, 小米投资了动力电池研发生产商蜂巢能源、动力电池上游材料商赣锋锂电。

芯片方面, 今年8月,模拟与混合信号芯片设计公司聚芯微电子宣布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华业天成、恒信华业等联合领投。

智慧停车方面, 今年8月,“城市级智慧停车、静动态交通”领域企业智慧互通(爱泊车)宣布获得小米集团的战略投资。

该专家进一步解释道:“当前,新能源 汽车 供应链的逐渐成熟与底层平台的开放,让造车的难度与成本进一步降低。随着软件定义 汽车 的趋势愈发明晰, 汽车 行业的商业模式逐渐由一次性硬件收费转换为‘硬件作为流量入口、软件持续收费’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软件在其中的占比进一步加大。而本就以软件为主营业务的 科技 公司,其技术与生态优势则是切入赛道的最佳武器。”

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有啥区别

作者 | Michelle QL

这封题为“一加的新征程”的内部信宣告,“在一加和OPPO核心管理团队的一致建议下,我们决定将一加团队和OPPO团队”进行全面合并。“

其次,信中提到“一加需要作出改变”,“打造更多产品线、进军更多产品类别、构建IoT生态过程中都需要更强大平台和的支撑”。

印证此前6月初,网络流传甚多的OPPO注册“OCAR”商标的消息,外界对于OPPO造车的猜测有了更多的推断依据。

对于OPPO如何造车的疑问,早在2019年OPPO INNODAY大会上,陈明永就曾表示,“即使造车,也会专注于OPPO能做好的领域。”类似其他参与造车的手机企业,OPPO或也会凭借IoT及软硬件等优势领域,涉足 汽车 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

有关OPPO 汽车 事业部落户成都,OPPO早已获得多项 汽车 相关知识产权的消息,浮浮沉沉流传开来。

这不过是又一个手机厂商、又一个互联网 科技 企业入局造车的“系列”故事之一。

今年以来,华为、小米、魅族,手机厂商先后宣告进军 汽车 行业,阿里巴巴、百度、360等互联网大厂关于造车的实际动作也很多,参与造车的方式各有不同,发展程度不一。

其中声量最大,影响最广,热议最多的,当属华为。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上海车展,华为与极狐 汽车 联合推出极狐阿尔法S HI版,同时推出的,还有成像雷达、AR-HUD、高算力平台MDC810在内的新一代 汽车 智能化部件和解决方案。

在2020年10月,华为首发了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独立品牌HI,旨在通过全栈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以创新的模式与车企深度合作,打造精品智能网联电动 汽车 。

尽管此前在公开场合,华为曾三番五次地澄清,“华为不造车,只做智能 汽车 的增量部件供应商。帮助车企造好车。”外界对其软硬一体化全系造车能力的预判,多少还存疑“不造车”的论调。

车展期间重磅推出HI新车,华为继续制造“不造车”宣告的高潮。

与此同时,华为开始卖车,预计 7 月底前在 200 家华为现有体验店卖车,年底拓展到 1000 家以上。而明年,余承东在公司内部定下了销售 30 万台的目标。

另一家在今年3月正式官宣要造车的,而且是造整车的,是手机厂商小米。

3月30日,小米官宣造车项目正式立项。4月6日,雷军开了一场线上直播,首次对外披露造车项目细节。他谈到了小米 汽车 Logo、品牌、小米 汽车 车型和定价。而这些细节,都是经过米粉网络投票产生的“调研”结论。

小米公开的是,将成立一家全资 汽车 子公司,雷军兼任CEO,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未来十年投资100亿美元。“希望用高品质的智能电动 汽车 ,让全球用户享受无处不在的智能生活”。

论造车实力,小米拥有不俗的起点:1万多人的工程团队,全球第三的手机业务支撑,最完善的智能生态,1080亿元的现金余额,最重要的,有CEO雷军。

近日有消息显示,小米陆续已跟包括比亚迪,长城等多家车企接触商谈,进一步落实造车实施落地的下一步。人员招聘工作业已启动。

之前有华为、小米,之后是魅族、OPPO,手机厂商们仿佛创造了一种行业共识,笃定造车前景所带来的新业务增长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多数源于手机和 汽车 同属智能时代的移动终端,在产品数字技术,例如网联、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共通性。

那些 科技 界的数字巨头们,弄潮于互联网造车最初的萌芽期,已算是造车领域的深耕者了。

成立于2014年的斑马智行,是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的战略合作,彼时宣告打造互联网 汽车 新品类。斑马智行充分协同阿里在语音、视觉、芯片、IoT、云计算、地图、支付、电商等领域技术和生态优势,和车企一起重新定义 汽车 。2016年7月成功发布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 汽车 荣威RX5。

2020年年中,斑马智行重组,阿里成为第一大股东,斑马网络转而拥有YunOS底层架构代码完整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可授权 汽车 品牌或其指定合作伙伴使用,这一调整使斑马Powered by AliOS技术新品牌进一步走向 汽车 “生态赋能”模式。

随后同年11月,智己 汽车 推出,是由上汽、阿里和上海浦东新区三方打造的整车企业。

阿里如愿被赋予整车制造厂的身份。

百度在 汽车 领域的知名度最初由Apollo自动驾驶系统打响。

这项2017年4月发布的新,旨在向 汽车 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帮助他们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

2020年9月,Apollo宣布在北京正式开放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Apollo Go,北京用户可以在百度地图及Apollo上预约体验Robotaxi,百度Apollo的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进程进入实质快速发展期。

时至今日到今年4月,百度研发制造的35辆“阿波罗”自动驾驶 汽车 首次获得了商业运营许可。

而在6月,也就是前几日,百度举行Apollo Moon共享无人车发布会,第五代百度Apollo Robotaxi正式亮相,新车基于极狐阿尔法T打造,被命名为Apollo Moon。

百度与整车制造相关的业务落实于与吉利成立的合资公司集度。

今年1月,百度宣布正式组建一家智能 汽车 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 汽车 行业,吉利控股集团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

百度宣称,未来5年投资500亿元用于整车制造。

如果论资本、技术各方面的投入, 科技 巨头对于造车这件事是认真的,至少体现出对持久战长期投入的承诺。

这就是为什么对于造车的对外沟通,越来越演变成重金投入flag的宣告。

如果寻根问源,追溯这些企业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涉足 汽车 领域,恐怕的确要费一番查询的功夫。要说造车难,这是一个常识性的判断,那么大厂小厂,从默默布局于无声处,到高调官宣,都经历了什么世事、商业时代的变迁?

笔者不禁联想起华为最近发布的鸿蒙OS系统。作为自主品牌打造的全新一代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鸿蒙OS能够实现不同设备智能化、互联与协同的全场景交互体验。以手机为控制中心的设计,让“互联”更简洁、流畅和连续。

极狐阿尔法S华为版,内嵌鸿蒙系统20.3英寸4K触控宽屏车机,能与鸿蒙系统其他智能设备互联互通。

事实上早在2020年7月比亚迪汉上市之际,鸿蒙OS系统便已上车。

HUAWEI HiCar系统就是基于鸿蒙OS提供服务,是为华为在 汽车 网联智能化发力而提供的车机平台。在那次发布会上,华为讲述的是5G、AI、IoT等技术在 汽车 智能出行上所提供的服务,包括手机NFC车钥匙功能等。

值得一提的是,时下手机企业与车企在车钥匙功能上的合作非常具有典型意义,除了华为与比亚迪,还有小米和小鹏 汽车 ,OPPO和理想 汽车 。

尽管这只是移动终端之间融合的其中一个小场景,然而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与 汽车 融合带来的智能、便利已足够给予人们对“万物互联”产生的想象空间。

2019年8月,华为对外发布了《HUAWEI HiCar生态白皮书》,宣称华为HiCar 提供人、车、家全场景无缝互联解决方案,把整个智能终端的生态和车、家结合起来,把车打造成第三生活空间。

技术上,能够落地的部分包括硬件的手机,以及 汽车 中控大屏、仪表盘、HUD等座舱部分,内核部分是支持系统运转的软件和操作系统。

这个白皮书创造了一种移动终端融合的流行趋势,成为被不同程度用的造车理念之一。

应该说,华为给出了一个具象的移动终端融合的现实范例。在智能造车进入加速成长期的现阶段,是比较有说服力的生态产品定义模式。

据悉,鸿蒙生态目前已有20多家硬件厂商、280多家应用厂商共同参与生态建设,预计2021年,会有40多个主流品牌,1亿多台设备,成为鸿蒙OS体验的新入口。

手机+ 汽车 ,显现出IoT商机中最合时宜的切入口。

最合时宜,是指智能 汽车 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重塑产品定义、使用场景定义、乃至生态定义的关键阶段,几乎被业界默认是对过往产品以硬件为主导特征的颠覆。

“智能”、数字化,应该通过什么样的产品特征来体现,新移动终端具备什么样的网联属性,与之对应的服务如何塑造,软硬件尤其软件技术如何再造夯实,决定了 汽车 作为新移动终端未来的商业模式。

智能手机随着4G到5G网络的充分发展,在芯片、摄像头、传感器、操作系统、显示屏等软硬件领域已经足够具有可借鉴的样本,甚至在供应链体系上也与智能 汽车 存在共享性。

尽管整车制造与手机制造依然分属皆然不同的领域,相比其他行业,智能手机与智能 汽车 的确更具有拿作比照的现实意义。

数字巨头们往往占据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技术集合的制高点,而数据是网联系统、自动驾驶产品命脉的“血液”。 基于数字技术的产品,无论呈现出什么样的定义或者特征体系,本质上都是数据与产品特征之间磨合演变的过程。

这是一个全新的产品逻辑、定义范式。试想,没有数据,机器学习如何能够实现,自动驾驶又如何能达到?

因此,能够在数字时代,掌控数据价值链的主导权,是未来商业逻辑的核心,必要的战略选择。

对于造车企业而言,举例来说,智己 汽车 在成立之初,宣称该品牌将立足打造全球首创的、与用户共生未来公司的企业形态,以用户数据驱动价值创造,与用户共生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

用户将成为企业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等全业务链的驱动者,并藉由与用户的数据交互,企业将构建起与用户共生的全新生态。

拥有阿里基因的智己 汽车 ,有着超前的 科技 企业思维力:将数据作为价值生产之本。同时利用数据打造跟用户的紧密连接,生产与共享数据价值。奠定了独有的“用户共创”品牌生态。

可以想象,未来,用户身为移动终端系统的持有人,随着日趋严格的数据使用规范、数据安全立法等对用户教育的深化,用户对数据价值的评判标准会越来越高。用户必然会在产品使用全生命周期内,对数据使用,参与更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智能造车的商业模式中,蕴含着充分的、由数字化牵引的价值创造潜力,取决于如何用数字定义“第三空间“。

360在与哪吒 汽车 官宣联合造车时,声称要“继续奉行互联网的用户至上、极致体验、产品为王的思路,然后为人民造车。”

造车的理念是“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指导,用互联网的理念来赋能,用互联网的技术来帮助传统造车”。

互联网+时代的 科技 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释放出对价值创造难以想象的巨大驱动力。

难点在于,完全重塑一个新的软件定义 汽车 的产品形态,需要的是高度融合的 科技 势能和创新理念。更何况这个新生事物,要求集合了能源、交通、制造等多领域的创新。

造车,论道并不易。没有任何一个现成的范本,或者有什么产品可以足够称其为范本,哪怕是能与现有燃油车产品定义、制造水平和商业业态相比肩。

百年燃油 汽车 历史 ,也历经作坊式生产到大规模工业量产制造技术的演进,价值链的成熟,都是时间的培育。

有行业分析称,新能源造车行业,目前已经越过最初的蛮荒时代,进入所谓的导入期,也就是比拼硬实力的发展淘汰期。

正如理想 汽车 在2025年战略中所描述的:会很快变成足球世界杯这样的淘汰赛,每个品牌会面对小组赛出线,以及一轮轮的淘汰赛。

理念的彻底改变,的自给方式和实践方法论都有待进一步摸索和检验。手机企业和互联网公司不断声称入局造车,机会貌似很大,挑战也不甚枚举,总结下来,有些门槛决定了玩家的“量级”。

其一、参照燃油车市场体量和细分市场,新能车的市场集中度变化性很大。头部效应已经凸显,头部车企,以及已经入局的 科技 造车企业,将加速占据优势,推高整体行业进入成本;

其二、品牌高端化是整体选择,但在产品技术定义路线图还未清晰的情况下,至少还未出现压倒性优势产品特征,尤其以软件做差异化,问题更多。用户是否认可,如何标准化效益化,市场将有很长的检验期;

其三、钱钱钱的问题。整个原材料供应链都在涨价,造车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在竞争日益激烈情况下盈利的可能性更堪忧,投资回收期更长;

其四、以用户为中心意味着对“体验”的重新定义,很大程度上将由用户来参与决策,企业无论是在产品和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面临更多的市场不确定因素和复杂度;

其五、人才、组织和能力问题很难短时间匹配,一方面具备新技能的人才稀缺,且有涉及数据、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对跨界知识要求很高的用人需求大量增加,在未来较长时间内,都是不可能一下子解决的问题。新的数字化工作组织和协同方式,也有待时间去匹配和培训。

此外,除了以上内外部环境方面的考量,造车企业是否也意识到,模式选择的关键性。例如小米面临的问题,就是后续该如何落地造车的现实路径。

是自建工厂,还是寻找代工企业,或者与车企合资等。 造车,一旦重金投入之后,要求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进行技术选择、产品定义、确定供应链等等,试错成本极其高。资金是一方面,时间也会是最大的消耗。

相信普遍意义上,凭借已有优势的手机厂商、互联网 科技 企业,成功的机会在于:用最少的成本、最优势的和能力,最敏捷的组织形态,以及最快的速度造车,是共有的目标。

作为传统 汽车 企业对标参照系的 科技 企业,他们的起点很高:创造过成功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基因、高效的企业内驱力,内化为自身独有的管理模式、产品和用户服务体系等。

但同时,时代变迁铸就了更高的目标。

这个造车系列故事,或许才是开了一个头,不知道下一个新入局者会是谁,也不知道宣告造车的,下一步会如何做。

“说”的那么多,是不是真造车了,以后眼见为实。

小米汽车为什么会选择北京亦庄?

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岗位职责不清的情况,有人觉得产品经理也负责进度和质量把控,似乎涵盖了项目经理的职能,可以不需要项目经理了。还有一些人认为,项目经理也在管理产品的事情,产品经理就负责画画原型图就可以了。产品和项目经理的职责不清,会导致公司内部同事或者外部客户用户,在遇到问题时不知道找谁。那么两者在项目中的分工界面到底如何,两者之间有何区别又有何联系呢?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让大家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通常来说,IT行业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职责,根据产品类型、发展阶段、治理模式不同,会有所差异。存在四种情况:1)两种岗位兼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2)产品经理兼做项目经理;3) 项目经理只负责的执行,职能单一;4)项目经理兼做产品经理。

第1种比较常见于产品大规模开发阶段,较普遍;第2、3两种常见于产品主导型公司如小米;第4种常见于标准化或成型产品的客户导入项目,如泛微、用友,也见于传统企业级应用系统公司,项目经理在客户现场充当了产品经理角色。相对来说,第1种情况两个岗位职责最容易混淆分不清,本文将针对第1种情况,从项目迭代开发的视角,阐述两个岗位的职责分工界面:

图1 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职责分工图

上图比较直观的划出了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的职责分工,我们将常见的工作内容划分为12个领域并用气泡表示,气泡越大代表该领域占整体管理工作的比重越高。以项目经理和产品经理的职责分割线为中心,气泡位置越靠近哪个岗位,证明该岗位工作重心更偏重该领域。可以看到项目经理工作职责更偏重于进度、成本、风险、人力、购等领域,而产品经理更偏重于范围、运营、验收等领域,而在质量、沟通、干系人、变更领域,两个岗位的职责权重占比相似但是侧重点不同。我们来进一步的用一张表格总结一下具体的职责:

?表1? 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职责分工简述

上表简明扼要的阐述了两个岗位的职责分工界面,一般具备一定管理经验的人应该能够容易理解。也可以进一步展开论述如下:

1、在进度方面,产品经理参与排期,关注进度,而项目经理主导排期,负责进度。详细来说,在阶段,项目经理会根据产品设计方案,产品交付日期要求,再结合实际情况,主导制定进度,确定开发排期。此时产品经理应参与进度制定,站在用户(客户)视角给出排期建议,并将排期反馈给用户(客户)。在开发阶段,项目经理需要监控进度,要保证实际进度与相符,对进度结果负责。而产品经理要关注进度,参加进度会议,向项目经理了解产品的开发进展情况,向用户(客户)反馈进度情况。

2、在质量方面,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都要把控质量。不同的是,产品经理更加关注的是功能实现是否偏离设计要求,需要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关注和跟踪质量情况,保证开发不偏离设计的轨道。产品经理要参与测试用例的设计和评审,有义务跟踪测试进展情况并向项目经历反馈质量问题。而项目经理要制定质量管理,比如投入、进度安排、质量标准,执行并监控质量管理过程,监控各项质量指标比如bug率及功能分布等,复盘质量问题原因并找到应对方法等,对质量管理结果负责。

3、在成本方面,产品经理在产品设计阶段要考虑成本需求,而项目经理要根据设计方案来做成本估算,制定成本投入,监控成本投入。详细来说,成本预算情况会影响产品设计方案,比如技术选型、产品功能范围等,产品经理要在设计阶段考虑到成本需求制约。而在项目开发阶段,产品经理基本不需要太关注成本投入,而项目经理要根据产品经理的产品设计、进度、要求估算成本投入,并制定成本预算和投入,监控成本的投入情况,总之需要对成本投入负责。

4、风险方面,产品经理需要关注开发过程中的风险,有义务发现并向项目经理提报风险,可以向项目经理提供风险应对建议,配合项目经理实施风险应对措施,比如和客户、用户沟通,改变产品策略、发布等。而项目经理要能够根据项目情况,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影响程度,制定风险应对方案,监控风险,实施风险应对等工作。例如,比较常见的进度延迟的风险,项目经理应该尽早识别,尽可能转移或规避风险,不得已情况下实施风险应对措施,讨论决定是改产品方案或者进度,还是协调加班加点保障进度。

5、方面,此处主要是指人力。产品经理在产品设计阶段,要考虑人力约束,比如考虑到目前团队的技术栈情况,来调整产品设计方案。而项目经理需要根据产品设计方案、进度、质量等要求,来估算人力需求,要组建团队,做好团队建设、团队的激励考核等工作,还要提早识别人力风险,做好应对措施。为了达成项目目标,能够横向纵向协调人力。

6、范围方面,产品范围的管理是产品经理的主要职责,也是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的本质区别,产品经理要更加专注于业务。因此产品范围的规划和管理要有产品经理主导,产品经理前期通过市场调研、用户访谈、需求分析,来确定产品范围完成产品设计方案。在开发过程中,要跟踪监控进展情况,保证产品开发不偏离本次的迭代开发范围。同时,站在宏观层面,产品经理需要对产品做好整体的演进路线的规划,形成RoadMap。而项目经理更多的是去执行和实现产品开发范围,要根据产品方案,来进行任务的分解和分配,在开发过程中做好范围监控,如有范围方面的疑义要及时的和产品经理确认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7、沟通方面,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对沟通能力要求都比较高,但是沟通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产品经理更侧重于业务沟通,而项目经理则侧重在开发管理的沟通。对于大型微服务类平台而言,对内产品经理需要成为横向沟通、纵向沟通的桥梁,实现微服务平台各关联子系统之间的有效协同。即各关联的子系统之间的功能设计和迭代开发,需要通过产品经理之间横向沟通,然后产品经理再纵向将信息同步给开项目经理及开发Team。在产品经理横向沟通的业务内容框架下,项目经理之间也可以进行具体的开发事务的横向对接沟通。一切对外的用户和客户的业务沟通由产品经理负责,技术沟通可以由项目经理沟通,但两者信息必须保持同步。总之,涉及到业务沟通由产品经理负责并将沟通结果向项目经理同步,涉及到开发管理或者技术方面的沟通由项目经理负责并将沟通结果向产品经理同步。

8、干系人方面,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的干系人重叠的比较多,除彼此之外,对内还包括纵向Team的前后端开发、测试、UI,横向的产品经理、项目经理及其他团队成员,横向的职能部门同时比如运维、实施、客服等,对外的包括客户、用户、公共管理部门等。相对而言,产品经理的干系人范围要更广,识别的难度更大,对于干系人的监控工作要求更高要,要能够在业务上面引导用户或客户的期望,要能够充分利用干系人之间的关系,调动干系人的参与。而项目经理在干系人方面,主要是面对的是纵向和横向的开发Team团队成员。

9、变更管理方面,产品经理主要负责控制变更范围,项目经理主要负责控制变更风险。在设计或开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需求变更情况,变更带来的业务影响由产品经理评估,给出是否变更的建议,并负责对产品方案进行调整修改。项目经理主要从、成本、进度、技术、客户关系等多个方面,来评估风险影响程度,给出是否变更的建议。对于是否实施变更,此处有两种情况,有些公司是项目经理负责制,此时由项目经理综合评估是否实施变更并对此负责,还有一种设立了变更控制委员会的公司,对于一些重大或僵持不下的变更交由变更控制委员会来综合评定是否实施变更,如果没有设立该机构,则可以找上级领导寻求帮助。

10、运营方面,从项目定义来看“项目是为了达成一定目的而开展的临时性活动”,因此总体说项目经理只负责产品的迭代开发,而产品运营阶段的运营数据分析,用户的使用情况跟踪,市场反馈需要产品经理来关注,并可以作为产品迭代优化的需求依据。而项目经理在运营方面,更偏重于关注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性能等技术层面问题。

11、验收方面,验收又分为内部验收和外部验收两方面,此处主要是谈内部验收方面。内部验收方面,产品经理要从产品设计方案角度,站在客户视角,从开发阶段到上线验收测试阶段,针对进度、品质、功能实现等方面对各阶段的产出进行验收工作,并将验收结果向项目经理反馈。项目经理对被验收对象负责,协调解决验收中的各种问题。

12、购管理方面,产品经理可以根据产品方案需要,针对软硬件的购,提供购建议。项目经理负责购的规划和执行,比如编制招标文件,实施招投标活动,负责购谈判签订和执行合同等。

(目前的话,我只了解这些了,如果大家还有干货,咱们一起探讨啊~)

小米造车,背后的组织能力够吗?

车视界科技获悉,小米科技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双方在北京举办签约仪式。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北京,登记机关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时隔两个月的官宣,确定了小米汽车正式在亦庄安家。

小米正式披露了造车业务,并提出对于造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未来10年的投资额预计为100亿美元。而身为小米创始人,小米造车将是他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将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再次披挂上阵,为小米汽车而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仔细评估、调研小米造车落地地点,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面对汽车制造道路上的困难和障碍,我们负担得起!小米汽车的发展速度惊人。在小米集团的股东大会上,小米的汽车制造进度超出预期,预计第一辆小米汽车将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新车将以每年一款的速度推出。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有其特殊性。电动汽车已经从机械行业转向信息行业。一些同行已经在这样做了。如果小米不这样做,它将被淘汰。小米属于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庭和智能办公室的全智能生态。与电动汽车的集成将具有很强的扩展性。

在小米创业的时期,出于对金山的热爱和对金山命运的担忧,雷军选择了重返金山,在小米创业,在金山转型。要赶上移动互联网的出口,拥抱新的商业模式几乎是不可能的,开放了五步战略,放水养鱼,腾出鸟笼,筑巢吸引凤凰,一步一步地从深渊中拉上来。 ?

入选北京市重点工程项目后 小米汽车尚缺造车资质

年初,雷军高调的宣布小米造车,小米手机已经成全球第三,接下来,小米 汽车 会成吗?

我们没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只能梳理过去小米手机为什么能成,给大家一些思考。我们也不框定什么是组织能力,听听大佬怎么说。

一、雷军谈小米的成功

去年4月份,雷军有一个小米十周年的讲话,他总结小米的成功,简单可归纳4条:

1、聚人才

雷军说,创立小米干的第一件最了不起的事情是什么?是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汇聚了在各个领域里面超一流的人才。

雷军说,很多人说我们找不到人。我只问一句,你们每天有多少时间在找人?至少在小米创办初期,我每天都跟大家谈到凌晨两点,从早上九、十点钟开始,我百分之百的精力在招人。

我把所有可能的人列成名单,我是一个一个亲自给每一个工程师打电话,约他出来一起聊一聊。其实刚开始很难,他们不相信我能做得成。所以,我们花了五、六个月的时间招人。

2、抓风口

雷军说,我觉得小米做到今天,除了我们找了一帮优秀的人,觉得最最重要的成功因素是我们站在一个非·常好的市场时间点,就是我讲的台风口。这个成功99%的原因是因为台风口。

雷军强调说,找准时间点很重要,小米创办的时间点刚刚好。我们内部也反复商量说要是再早个半年、一年可能更好,但是我认为我们已经是95分的时间点,如果你比小米再晚一两年进入这个市场,其实机会也不大了,成功的困难会提高很多。

换个说法,就是“小米抓住机会的能力”太强,这次雷军果断的造 汽车 ,感觉“台风口”又来了。

3、拼

雷军说,小米成长得到了 社会 各界的支持非常重要,包括股东。因为没有这些你是做不起来的,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拼的过程,哪怕它帮了你,之后贡献不大了,但是你不能说第六个馒头吃饱了,前五个馒头就不重要。

雷军还强调,在小米在成长过程,更离不开国家政策对企业的扶持和帮助。大家能看到的,雷军每年年初参加两会都跟劳模一样。

4、赢口碑

雷军形容小米与用户的关系是“鱼水情”关系,强调“坚持和用户交朋友, 做产品的时候做到用户能够尖叫,让用户发自内心深处觉得你的产品好”,这的确是小米的特长。

雷军说,赢得口碑背后要超过用户预期。

怎样才超预期呢?雷军说,

大家留意一下,雷军谈小米的成功,绕开咨询公司或其他大厂通常会说——战略、文化、价值观、更侧重的是:产品,用户,市场,创新。

二、梁宁谈小米的成功

产品思维大咖梁宁认为,小米的成功核心是——拼效率,这个“效率”有三个含义:

1、创新效率——小米的护城河

2011年,小米手机一代发布,三年时间就做到了中国第一、世界前三,在全球的硬件企业中,这基本上是绝无仅有的成长速度。

2015年和2016年,这两年小米挺困难的,但是在2017年奇迹般地逆转了。

梁宁认为,小米崛起的背后是在进行一场“效率革命”——小米用1亿人民币来研发一款手机,单款小米手机的研发投入可能是同行业的10倍,但是总研发成本,小米却是其他品牌的1/10。

2、智能效率——小米的逆袭

2015年和2016年两年是小米的负向周期,小米前途堪忧。

梁宁说,这个时间段,因为oppo、vivo快速做了渠道下沉,开 60万家专卖店。而小米一心一意专注在线上,错过了县、乡市场的线下换机潮,这是小米掉队的本质原因。

后来,小米开始重视线下,迅速把渠道扩张成了一张立体的网。线下零售做到了27万的坪效(全球第二),并开1000个小米之家,最有突破性是,小米利用个人流量一年的时间开了20万家小米小店,小米是开到100万家。

梁宁总结,小米这次逆袭靠 “智能效率”——背后是小米长期积累的用户数据、网络数据。

3、管理效率——成果数字化

梁宁说,小米打造了一个全员面对用户的组织结构,接受来自用户的压力。你让员工修改一个东西,两个人是要相互说服的。

如果你要拿领导的权威去压他,他可能就会说那我改吧,但心里不服气。如果这个建议是来自用户,这个员工自己就默默改了,他加班也得改,而且心服口服。

用雷军自己的话来讲:互联网把人数字化了,把每个人的工作成果全都数字化了。每个人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的数字,数字自然会对人产生压力。

总结,小米成功是不是靠“效率革命”不好下结论,可以下结论的是,梁宁重新定义

了“效率”。

三、刘润谈小米的成功

刘润前段发了一篇文章,重点提到他专访小米联合创始人王川,王川分享小米创新管理方式:超级扁平化、网状组织。

文章写得比较细,有很多工具,推荐HR去读。

1、超级扁平化

小米3万人,按管理幅度6算的话,得5000多基层经理,怎么可能还“扁平化管理”呢?

王川提到,解决问题靠用新方法、新工具,比如开会,小米就用不说话只打字的“飞阅会”。

常规的开会是用声音开会的,而且声音有独占性,“飞阅会”就鼓励用文字在线上开会,打破声音的独占性,而且开会的文档不用PPT,开会的时候,汇报人不说话;

要求与会者自己看文档,有问题可以文字提出,汇报人跟进。这就相当于开会的有人举手提问。

2、网状组织

传统的树状组织(科层组织)容易遇到一个问题,比较依赖单颗中央处理器(CPU)的算力来决策,如何改进这个bug?

一是进化到矩阵组织,但矩阵组织还是有天花板,二是直接进化到网状组织。

谈到网状组织的时候,王川举例,小米用到“飞书”的两个功能,一是“@”(集结号),@重点是提醒、召集,瓦解了传统汇报关系,以“事”把大家串联。二是“ ”(解散号),事情完了,大家就地解散。

“用@集结,用 解散”之后核心逻辑是,所有人都可以在一张网上,守候着各自的节点。以前是“事儿围着人转,现在是人围着事儿转”,一旦有“事”,聚是一团火;一旦完成“事”,散是满天星。

当然,靠一个方法、一个工具就试图解决“科层组织”的bug,显然是不科学的。不过,小米在管理创新上的 探索 ,依然值得我们去肯定和学习。

四、晚点团队谈小米的短板

晚点团队今天最新的文章《进攻与防守,小米造车后的双重组织架构》,上来就点出小米的软肋——小米的组织能力尚未经过大考。

前面我们提到小米有很多优点,也适当了解小米的短板,看看晚点的观点:

1、雷军管得太细

雷军过于追求对执行细节的掌控。据《 财经 》杂志报道,发布会前,雷军会仔细研究 PPT、文稿,看每一个条目、用词,他不希望有任何差错。

小米前硬件产品负责人说,只要做产品,“最终面对的那个人绝对是雷总”。产品开发过程中,雷军会直接向负责人提出不少要求,不论对方是否直接向他汇报。

小米的一位投资人曾评价,雷军作为管理者,缺点是 “太勤奋了”。这挤压了雷军本人做战略思考的时间和下面管理团队的成长空间。

2、高管培养不足

2018 年小米上市后不久,启动了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四块业务被重组为十个一级部门,由一批以 80 后为主的年轻高管分别负责,直接向雷军汇报。

雷军曾说,小米要 “着手培养、提拔一大批年轻管理干部”。但三年过去,那批一级部门总经理中,只有当时负责小米有品电商的高自光晋升为集团副总裁,并进入了手机核心业务。

去年,原本由这些年轻后备干部领导的一级部门又被重新整合。总得说来,上一轮小米对内部青年高管的 提拔和培养“难说成功”。

3、组织能力需补课

小米今年大规模招聘了 5000 名应届毕业生,直接推动员工数量从今年 3 月底的 2.3 万人增至目前的约 3 万人。雷军此前一直谨慎对待公司扩张,上一次增长 7000 人,小米用了 39 个月。如此多新人会不会将给小米的管理带来新的冲击?

雷军名言:“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随着小米原有主业,手机业整体增长见顶,小米到了要回答 “没有风口怎么办” 的阶段。

小米目前的应对之法,一是造车业务去寻找新的增长,从 0 到 1 进入一个新领域,雷军已有成功经验。

而提升小米原有业务的组织管理水平,这项任务也许更难。关键是雷军准备all in 造车去了,成立 11 年的小米,组织能力面临着大考。

晚点这次文章着力点不是小米造车的能力,而是小米手机原有的组织能力。

五、小米 汽车 能成吗?

如果小米 汽车 要赢,靠什么?在年初雷军宣布造车的长文上,他强调3点:

1、抗造能力——跟友商比,我们有钱

雷军说,“目前小米有稳健增长的全球第三手机业务,有最好的智能生态,还有1080亿元的现金储备。未来十年,我们将投入100亿美元,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

不用说, 汽车 肯定比手机要费钱,雷军说到,小米造车要担当的行业风险——百亿级的投资,三五年才能见效。

2、用户预期——跟友商比,我粉丝多

雷军说,发布会前,我们在微博上做了个调查,结果有超过95%的网友支持小米造车。

他还提到一个帮小米粉丝改造一辆智能房车和一个买了35万小米产品粉丝故事,情怀满满。

跟其他造车企业比,小米比较善于“捕捉”用户期待,也可以理解小米造车有“人味儿的”的初心。

雷军说:“我期待,在全球每一条路上,都有小米智能电动车驰骋的身影;我相信,小米能让我们的每一位用户,无论何时何地,都沉浸在 科技 带来的幸福生活中。”

3、亲自领路——跟友商比,我身体强

跟马云、刘强东退居二线、马化腾等互联网大佬退居二线,这次小米造车,雷军又一次亲自上阵。

雷军说“这一回,我将亲自带队,这将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我很清楚,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我愿意押上我人生全部的声誉,再次披挂上阵,为小米 汽车 而战!”

读雷军这篇文章的时候,最有意思的他几段“心路历程”:

“从程序员到管理者,从创业者到投资人,从互联网到硬件,都是认知结构和人生阅历的巨大翻新。这几次重大的蜕变都需要无畏的勇气、坚定的意志、超强的学习能力,和对抗巨大痛苦的韧性。”

“每一次进入新的领域,过去的知识、经验、声望、荣誉,大部分都清零了,你能依靠的,只有一颗一往无前的心。”

“手机业务好不容易才重回世界第三,这一仗还没真正打完,做车会不会分心?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时代的大潮面前,我们将何去何从?”

“我们敢不敢干?在困难面前敢不敢亮剑?我反复问自己,我还能有十年前一样的勇气,十年前一样的决心,甚至十年前一样的体力吗?”

刚一开始读这个,会有鸡汤感,多读几篇就上头了。文章最后,献上我们的祝愿,希望小米 汽车 能成吧。

近日,小牛创始人李一男的造车创业项目,随着自游家NV的亮相进入了新阶段。而早期高调宣布造车的小米、百度反而推进缓慢,股价也在不断下跌。当然也不是全是坏消息,小米先是内部邮件确认,任命 ARCFOX 极狐汽车前 总裁 于立国,担任小米汽车副总裁兼小米汽车北京总部政委,负责统筹小米汽车综合管理工作、专项业务推进以及小米汽车北京总部组织和人才建设。

另外,2022年北京市将继续实施"3个100"市重点工程,总投资约1.2万亿元,年内完成投资2802亿元。其中在先进制造业栏目中,小米汽车项目排在新建项目第一位,意味着将在今年加快开工建设。这对于小米汽车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造车项目入选北京市重点工程

每年年初,各地都会发布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坐拥首都优势地位的北京市也不例外。据市发改委日前介绍,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2022年北京市将继续实施"3个100"市重点工程,突出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新需求,集中推进100个重大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今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2万亿元,年内完成投资2802亿元。

去年的11月27日,北京亦庄官方微信发布消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小米科技签约仪式举行,随着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宣告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据悉,小米汽车项目将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将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预计2024年首车将下线并实现量产。

而在签约之后,小米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也入选了今年的北京市重点工程,先进制造业栏目中,小米汽车项目排在第一位,意味着将在今年加快开工建设。目前,相关的土地腾退和拆迁工作正在进行中。

小米汽车制造基地将坐落于亦庄与通州交界的马驹桥智造基地,其中一期是一片农田,二期则涉及村落拆迁。据悉,"马驹桥智造基地腾退指挥部"去年已经成立,制造产业区土地一级开发项目总占地650公顷(50亩),分东部3300亩、西部4平方公里(约6000亩)区域。

按照最快的工期建设,小米制造基地估计需要一年的时间,毕竟它是全新的入局者。像 特斯拉 这样的熟手,上海超级工厂也用十个月的时间,创造了行业纪录。因此,首款车2024年推出也算是按照既定节奏了,不知道是否会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而目前,小米汽车相关的高层管理人员正逐步到位。

造车高端人才基本到位

尽管工厂建设还是加速推进,不过小米汽车的在人才引进上也是不惜重金。首先挖角吉利研发关键人物——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或许是竞业协议的限制。胡峥楠加入了雷军管理的顺为资本担任投资合伙人。

今年年初,小米集团发布内部邮件称,任命于立国担任小米汽车副总裁兼小米汽车北京总部政委,负责统筹小米汽车综合管理工作、专项业务推进以及小米汽车北京总部组织和人才建设。这个任命可以看出,极狐的工作经验让于立国成为小米汽车的二号人物。

而除了汽车行业内人才,雷军还将一批精兵悍将投入造车业务,包括小米集团合伙人、中国区总裁卢伟冰、CFO林世伟,以及分管人事、大家电等业务的几位联合创始人。可以说,为了造车小米重金投入,承诺要在10年内拿出100亿美元,而且首批已投入100亿元人民币。

造车资质依旧是拦路虎

除了人才和基地基本准备就绪,造车资质依旧是小米的拦路虎。此前有消息称小米有意收购宝沃工厂,而现在自建基地,或许是要找更便宜的造车资质,当然也可能依靠北京市来申请造车增资。而以蔚小理为例, 蔚来 用的代工模式,用的是 江淮 的生产资质,理想则是通过收购力帆工厂获得生产资质。小鹏先期是海马代工,后续自建工厂获得生产资质。

尽管小米,作为蔚来和小鹏背后的投资人,雷军对造车这件事有多烧钱应该不陌生。但为了IT企业转型,雷军依旧大手笔造车,也算是顺势而为。毕竟苹果、华为等早已开始布局汽车行业。财报显示,小米2020年全年净利润130亿元。如果按照雷军,每年拿出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亿元)造车,相当于花掉小米一半的净利润。

这样的烧钱造车,并未让雷军停步,相反为了造车小米还先后投资了包括纵目科技、禾赛科技、几何伙伴、裕太微电子、孔辉汽车、黑 芝麻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智能、赣锋锂电、卫蓝新能源等在内的多家供应链企业,涵盖ADAS、高阶自动驾驶、激光雷达、4D毫米波成像雷达、车载芯片、电池等众多核心技术领域。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