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鹏汽车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保养

文章内容

比亚迪 igbt_

tamoadmin 2024-09-02
1.比亚迪推出的“芯片王牌”究竟是什么,技术含量高吗?2.比亚迪造起芯片来有多野?深扒了他的专利家底我发现……3.比亚迪半导体即将拆分上市,估值或达300亿4.

1.比亚迪推出的“芯片王牌”究竟是什么,技术含量高吗?

2.比亚迪造起芯片来有多野?深扒了他的专利家底我发现……

3.比亚迪半导体即将拆分上市,估值或达300亿

4.电动车上的IGBT是什么?

比亚迪 igbt_

比亚迪每年代工生产的芯片,大多集中在16nm制程左右,而三星和特斯拉将汽车芯片技术,拉升到5nm制程,将成为汽车芯片的又一个门槛。

目前手机芯片已经实现5nm水平,包括苹果A14、麒麟9000和高通骁88,手机芯片的发展几乎走在了半导体发展的前沿。这是手机对性能需求的不断提升导致的,是市场的选择,也是手机芯片科技发展的需要。

比亚迪的芯片发展

比亚迪2005年成立了IGBT团队,2008年收购了宁波中纬积体电路之后啊,比亚迪开始自主研发IGBT芯片。至于为什么要自己研发,比亚迪微电子研发经理说过,因为比亚迪做电动车比较早,当时在市面上几乎找不到针对电动车的IGBT,基本上都是工业级的。

比亚迪也找过一些厂家去合作,谈定制,基本上都是爱答不理,所以当时也是被逼的,没有办法才自己搞研发。

比亚迪推出的“芯片王牌”究竟是什么,技术含量高吗?

原创/方迪

主编/孟笑宇

一直以来,高端纯电动汽车除了续航里程、充电时间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吸引大家更多是智能科技和媲美超跑的性能。

而集这些优势于一身的,大家首先就会想到特斯拉,想到国产Model 3。不得不承认,特斯拉很容易让人上头,但难道其他品牌就造不出一台同样优秀电动车吗?

于是,Polestar极星出现了,奥迪e-tron出现了,中国品牌中比亚迪汉EV也逐渐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全新设计,百公里加速3.9秒,续航里程达到605km,比亚迪汉EV完全可以特斯拉Model 3彻底的比一比。

比性能,谁更能撒欢?

时常见到很多特斯拉车主和超跑崩直线,那就从特斯拉最自信的性能,比着走起。

比亚迪汉EV的前后双电机综合功率为363kW,百公里加速为3.9秒。而Model 3长续航版本与标准续航版本的5.3秒和5.6秒,Model 3 Performance高性能版本的3.4秒。

相较而言,比亚迪汉EV在性能上远远超越了Model 3长续航和标准版车型,与高性能版仅有0.5秒的差距,对于驾驶来说,几乎是感觉不出来。

高性能的背后是,比亚迪在技术上的积累和突破。

作为电动汽车的最核心的零部件,驱动电机就是电动车的“发动机”,它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车辆外在性能表现。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交流异步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两种,特斯拉经常用到的是交流异步电机,而比亚迪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永磁同步电机。

相比之下永磁同步电机具有功率密度高、能量转换效率高、能耗较低、控制难度较易等优势,但是转速达不到交流异步电机那么高。

所以,此次汉EV在后桥的电机上用了全球首款量产碳化硅电机控制模块,经过升级的后桥电机最大转速可以达到15500转/分的转速,达到了交流异步电机的水准。

当然,高性能版本Model 3也是真的够快,可是特斯拉的电机是出了名的能耗高,就是说几脚电门爽完了,电掉了一大截。这也是我正要提到的碳化硅电机控制模块的优势。

因为这个碳化硅电机控制模块,电控的综合效率高达%以上,也就是说基本上能源的转换是没有浪费的,能耗非常小。而这个模块的关键就是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技术之一,IGBT技术。

IGBT对于电动汽车,就相当于CPU对于电脑,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电动车的性能。

作为中国唯一一家拥有IGBT完整产业链的车企,相比其他外购IGBT的新能源车企,看别人脸色吃饭,比亚迪就完全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就比如提高工作电压是很多电动车企下一代车型的研发趋势。

目前一般电动车的电机和电池包的工作电压区间在400V左右,很多厂家目前很难突破,其实就是没有掌握IGBT逆变器技术,IGBT也正是这一技术的核心器件。

如果购买别人家的IGBT不仅价格高,而且还会因为适配性导致效率不理想和发热控制不稳定。

而比亚迪2018年自主研发的IGBT4.0,电流输出能力提高15%,综合损耗降低20%,温度循环寿命可达主流产品10倍以上。以全新一代唐为例,百公里电耗可以节约3%。

在汉EV上,因为更高的电压会使发热量和损耗越小,刀片电池输出电压可以达到570伏,在先进热管理系统的配合下,峰值电流可达800A。

在需要输出的时候全力输出,在需要省的时候最大程度省下电来,所以你完全不必担心因为用力过猛,再去快没电了。

所以真正的性能电车不仅得跑快,还得损耗小,更持久。

此外,评判一台车的性能除了跑得快,还要刹得短,那样才安全。行业里也有百公里制动距离小于 37 米是性能车的分界点的说法。

在新能源车领域,博世的iBooster一直是颠覆汽车刹车系统的存在,它牵扯到安全和动能回收等等,所以有没有iBooster成为消费者买新能源车最在意的问题。

目前特斯拉Model 3全系都用iBooster机电伺服制动系统,在这个制动系统的加持下,标准续航版本实测的百公里制动成绩为36.42米。

这个成绩瞅着也就刚好及格吧。

而比亚迪汉EV就用的博世最新“IPB智能集成制动系统”,实际上就是将iBooster(机电伺服助力刹车系统)和 ESP (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合二为一,能更快响应触发制动。

传统制动系统的响应时间在600毫秒左右,而IPB可以在150毫秒内提供最大制动力。加上Brembo卡钳、马牌的MC6轮胎,汉32.8米的制动距离刷新了电动车新的制动距离记录。

足足比特斯拉近了4米,这多出来的距离在紧急情况下真的能避免太多危险。

除开紧急情况下的急刹车,平时正常刹车时难免会出现“点头”的现象,点多了就有种眩晕的感受,非常不舒服。所以比亚迪在基于IPB系统上研发了“CST舒适制动”功能(全球首发),在保证制动安全的前提下,避免刹车的点头现象,比亚迪真的是个细节控。

并且制动的能量也没有浪费,刹车系统与驱动系统协同工作,可以回收10%的制动能量来提升整车的续航里程。

难怪没人说比亚迪的续航里程会缩水,原来想法设法都在给电池充电。

比设计,谁更惊艳?

其实性能只能算得上汉的一个亮点,自从沃尔夫冈·艾格来到了比亚迪之后,每款新车的设计都能俘获人心,但是也不排除有人会很喜欢特斯拉Model 3那样的极简内饰,第一眼看起来确实足够极客酷炫。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你长时间面对除了一块Pad以外毫无其他装饰的冷淡内饰,可能到那时你会才觉悟到有沟通感、有温度的内饰是多么的需要了。

而内饰的表达不仅仅只限于西式的豪华,作为一家中国品牌,咱们可以将属于自己的文化底蕴注入到设计当中,那才称得上真的高级。

在我的心中,有两个汽车品牌将中式豪华设计发挥的淋淋尽致,一个是红旗,另一个则是比亚迪。

抛开已经司空见惯的Dragon Face不说,这次汉的内饰或许才是最大的亮点。比如空调出风口设计,灵感来源于西安大雁塔的外观结构,仪表台与门板、中控屏与两侧音响罩,运用了古建筑当中的“品”字型排布方式,运用中国建筑特有的结构来打造空间,真是豪放大气的内味儿。

内饰颜色灵感来自于汉朝贵族服饰,座椅用双线条精湛刺绣工艺缝制,让你能从中感受到汉服的精致、唯美。中控区的BYD HEART与方向盘,用龙的元素特征,处处彰显着比亚迪在设计上文化自信。

当按下启动键,光会在BYD HEART、挡位控制球头、仪表盘氛围灯和数字化面板等处流动,直至将整个内饰点亮,将中国的传统美学与现代科技进行融合。

看了那么多璀璨精致的中国设计,此时的你是否还想得起特斯拉的极简风内饰?

我想这就是用心造车和只追求造车效率的本质上区别。

就像是起初大家会以为比亚迪汉是一款跑车,而比亚迪却把汉造成了一款轿跑,实用性大大提升了,因为比亚迪会首先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车型,而不是靠噱头去吸引关注。

比安全,谁更靠谱?

其实提升续航、性能、设计只算得上纯电动汽车发展的一方面,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安全,多起电动车自燃事故,不得不引起厂家和消费者的重视。

比亚迪汉EV作为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车型,出发点就是提升车辆的安全性。

刀片电池通过调整电池包的结构,空间利用率大大提升,能够放下更多的电池组就弥补了传统磷酸铁锂能量密度低的最大缺陷,比亚迪汉单次充电可满足600公里续航需求。

再加上特有的设计来控制电芯热失控扩散以及磷酸铁锂的材料优势,即使遇到电池被刺穿、挤压等等极端情况,也不会发生燃烧。

相比三元锂的1200次循环充放电,48万公里的行驶寿命,刀片电池的循环充放电可以保持在3000次以上,行驶里程可超过120万公里,电池容量的衰减更小。

而且磷酸铁锂充放电倍率大,充电时可以全程满负荷充电,汉充电10分钟续航就可以达到135公里,真正做到了充电快、长寿命、高安全。

-----

在产品上,Model 3对于特斯拉就像是一根救命稻草,它的国产解决了特斯拉曾面临的困境。而汉对于比亚迪来说是旗舰产品,比亚迪将最先进的三电技术、最巅峰的设计都给到它,并且预售价才23-28万,实际上,二者并不是同一级别的对手。

在品牌向上这条路,比亚迪就像是汽车界的华为,一直担当起自主品牌新能源引领者的角色,颠覆着国人的认知。其实不用太刻意去比较,因为特斯拉的成功无法被复制,比亚迪的技术积累也没有人能够取代。

不过最近特斯拉一次又一次闹出芯片门,降价门,让人感觉它不像是一台车,更像是一种电子产品。

作为消费者,你是会选择购买一台漂浮不定的特斯拉,还是支持一直脚踏实地,刷新中国品牌续航标杆、性能标杆的比亚迪汉,我想答案无疑是后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比亚迪造起芯片来有多野?深扒了他的专利家底我发现……

说起比亚迪,你对它的印象是什么?觉得它就是一家国产汽车企业?那就真的太不了解它了。用网友的话来说,比亚迪可以说一家“宝藏公司”。

目前它是全球第一的口罩公司,日均口罩产量超过2000万只。还是中国大陆第一大手机代工企业,给华为、小米等代工手机,同时它还中国最强的新能源汽车公司,还是中国第二大车用电池企业。

不仅如此,在芯片上,比亚迪也是实力深厚,说说它芯片最强的两个方面,目前比亚迪是国内车规IGBT芯片的第一名,占了20%左右的份额。同时还是智能门锁指纹识别芯片第一名,占了国内50%以上的份额。

比亚迪做芯片可以追溯到2003年,最早比亚迪的第六事业部,进入集成电路和功率器件开发业务,然后在2004年10月15日,子公司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不过在前期,比亚迪的芯片事业没有特别的成绩,直到2008年,比亚迪以2亿收购宁波中纬积体电路(即现在的宁波比亚迪半导体),才开始了新的征程。

目前在新能源车规级IGBT芯片上,比亚迪已经是国内企业中第一名,份额高达20%左右,仅次于国际巨头英飞凌。

而比亚迪之前也进入了手机的指纹识别芯片领域,不过国内汇顶太牛了,所以后来比亚迪重心转移到了智能门锁指纹芯片识别芯片,谁知道这一下就成功了,目前在国内市场也占了50%以上的份额,真正的第一名。

而除了IGBT芯片、指纹芯片之外,比亚迪在CMOS芯片、工业触控类MCU、BMS前端检测芯片、电池保护IC与驱动IC等领域,在国内市场也是有着领先优势的。

可见比亚迪真如网友所言,是一家“宝藏公司”,做的东西太多了,关键是在很多的领域,都非常强,甚至是全球第一、或者国内第一名,只是很多人了解的太少了。

比亚迪半导体即将拆分上市,估值或达300亿

[汽车之家?行业]?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最近财运不断,继5月26日融资19亿元人民币之后,6月15日又获8亿元融资。一个月内两度融资,估值已达102亿元,并明确将于适当时机独立上市。王传福曾说过:“其实我当年要是不造车的话,我们就造半导体”。看来,干芯片,比亚迪真的要搞事情了。

芯片,是中国先进制造业的隐痛。在国内整体芯片工业不力的大背景中,一家造汽车的,造的芯片能有多优秀呢?技术行不行,专利最有发言权。于是,我们把比亚迪申请的所有IGBT芯片专利撸了下,分析结果来了——

IGBT,学名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俗称电力电子装置的“CPU”。IGBT是能源变换与传输的核心器件,与动力电池一样,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

IGBT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工艺难度都很高,我国IGBT长期被卡脖子,中高端IGBT产能严重不足,几乎全部依赖英飞凌等国际巨头。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张,我国新能源汽车急需一颗强健的IGBT“中国芯”。

◆比亚迪到底申请了多少专利?

2007年,比亚迪提出其首个IGBT专利申请,截止2020年5月8日,德温特世界专利数据库里一共有比亚迪公开的130个IGBT专利族,包括231条专利记录。这就是比亚迪IGBT芯片当前的全部技术家底了,其中75%的专利布局于中国大陆。

那么,231条授权专利,在国际圈儿是个什么水平?

富士电机、三菱电机和英飞凌拥有的IGBT专利最多,但他们都起步早。上世纪80年代,富士电机和三菱电机就已开展IGBT技术研发,目前两家公司分别握有1733、1056个专利族;英飞凌虽然1994年才申请其首个IGBT专利,但数量增长很快,近几年的申请量排名第一,且已成车规级IGBT芯片霸主。

比亚迪的IGBT研发比日本晚了20多年!底子薄,只能快点跑,追到哪里了呢?

◆比亚迪的技术工艺处于什么水平?

比亚迪2005年成立IGBT团队,2008年收购了资不抵债宣布破产的宁波中纬积体电路,这笔买卖之后,比亚迪开始了IGBT芯片的自主研发。

2015年,比亚迪IGBT制程工艺攻克了非穿通型(NPT)技术工艺,2018年推出车规级IGBT4.0技术,该技术在非穿通型基础上,增加了复合场终止层,并进一步减薄了芯片厚度。

在2018年9月公开的一份专利中,比亚迪提出了深沟槽栅的技术方案;2019年3月、4月公开的两份专利中,提出了场终止层(电场截止)的技术方案。

芯片,大家都爱说第几代技术,代数越高水平也越高。对于芯片工艺水平的代数划分,没有一定之规,对比一个比较被广泛纳的划代标准,可以发现比亚迪IGBT芯片整体还是处于第4代,近两年开始试图在第5代、甚至第6代技术上有所突破。

而国际上,2018年IGBT芯片已经进入了“微沟槽栅+场截止”的第7代技术,三菱电机、富士电机、英飞凌都有产品推出。比亚迪的技术迭代还处于跟随、追赶的状态。

◆比亚迪重点研发了些啥?

我们用了两种方法来看比亚迪IGBT的重点发力区。

第一种是简单直白的专利标引德温特手工代码排序。

德温特手工代码排序显示,除了关键的MOS栅双极管以外,无机材料沉积(金属氧化物)、栅电极、电极和互连层的加工、半导体热处理(退火等)、散热(包括芯片及模组散热等)、硅基材料、电动车电控系统等,也是比亚迪IGBT专利布局较为集中的技术领域。

第二种方法是专利文本挖掘。

借助于incoPat专利数据平台,我们将比亚迪IGBT专利数据进行文本聚类,绘制了一份技术研发重点专利地形图,图中深色等高线部分表示比亚迪专利技术研发密集区。

从这份专利地图中,如果你是技术硬核,可以看懂比亚迪的IGBT专利重点包括:IGBT结构、散热、IGBT芯片、IGBT模组、覆铜陶瓷基板(DBC?substrate)、电控技术等。

模组研发其实是比亚迪在2010年之前重点做的事,还属于比较低的段位。那最近三年,比亚迪在做些什么呢?

最近三年,比亚迪关注最多的技术主题是基板制造、IGBT芯片封装、散热,此外,公司对IGBT芯片制造工艺、加工设备、过程控制,及电控系统(包括电机故障定位)等也有关注,其中IGBT制造工艺方面,当前的研究重点是光刻、沟道绝缘层、扩散法金属掺杂等。

此外,比亚迪已斥资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碳化硅),愿景是在2023年以SiC基半导体全面替代硅基半导体。

◆比亚迪有哪些核心专利?

专利强度能够说明专利的重要性。

知识贴士:专利强度(Patent?Strength)是Innography公司提出的核心专利评价指标。综合了10余个影响专利价值的变量,包括:专利权利要求数量、引用先前技术文献数量、专利被引用次数、专利家族大小、专利申请时程、专利年龄、专利诉讼情况等。专利强度取值范围0-100,专利强度值越高说明该专利越重要(是公司的核心专利)。

对比亚迪的所有专利族进行强度分析,发现专利强度超过60的专利族有10个。没错,这些就是比亚迪核心的IGBT技术专利了,也是比亚迪“不容触犯”的专利重镇,这些专利的保护内容涉及过流保护、过温保护、电控系统及故障检测、IGBT制造工艺等。

我们体贴地给出了这十个专利的公开号,通过公开号,您可以找到专利说明书全文进行研读,我们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在国际赛场上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说了这么多(一般人不懂的),比亚迪IGBT芯片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作为一个“后进生”,与盘踞IGBT领域多年的国际巨头比,比亚迪还有哪些功课需要重点做?

先直接上个图——

比亚迪位于第III象限,与意法半导体、塞米控公司大致处于相同的竞争地位,无论是技术竞争力还是经营实力,都与英飞凌等领先企业有很大差距。

英飞凌、日立、电装位于第I象限,综合实力最强;富士、三菱电机处于IV象限,技术竞争力方面较强,而经营实力略微逊色;瑞萨电子在II象限,说明其经营实力较强,技术实力稍微落后。

技术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利用德温特手工代码,分析比亚迪与英飞凌、日立、电装、富士、三菱电机5家头部公司的IGBT专利技术布局,可以看出,其他5家公司的专利布局更全面;二是MOS栅双极管、双极管和二极管、双极晶体管制造、衬底上沉积金属氧化物等无机材料、双极晶体管、栅电极是6家公司共同关注的技术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英飞凌在沉积金属氧化物和栅电极领域的专利数量已经超越制造,说明英飞凌在栅极加工工艺布局较多,且在5家中最为领先。

另外,比亚迪在绝缘栅场效应管(MOET)领域的研发布局目前相对较弱,MOET管属于小功率半导体,无法在高压大电流下工作,这与比亚迪重点研发车规级IGBT芯片战略吻合。

◆敲黑板?划重点

从2005年组建团队算起,比亚迪做芯片做了15年,目前在国内车用IGBT领域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初步形成了涉及材料、散热、制程工艺、电路保护、电控系统等在内的专利布局体系。

但是,与英飞凌、富士电机、三菱电机等领先IGBT巨头比,比亚迪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研发的深度广度上仍需进一步提升。

比亚迪IGBT芯片虽已涉足第5代、第6代技术工艺,但量产的还是第4代产品。而三菱电机2009年就推出了第6代产品,富士电机则从2015年就开始外供第7代产品的样品,2018年英飞凌、富士电机、三菱电机都有第7代产品量产。2018年底,比亚迪公布能将晶圆减薄到120μm,而英飞凌的IGBT芯片最低已经可减薄到40μm……

商业化方面,全球IGBT市场上,比亚迪半导体所占据的市场份额还不到2%,即便在国内市场,比亚迪的车用IGBT市场份额也只有20%左右,外资企业仍手持最大蛋糕,例如英飞凌2019年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供应了63万套IGBT模块,市占率高达58%。

所以,IGBT“驯化”了电,比亚迪正在“驯化”IGBT,下一步的问题是,多路资本加持以后,比亚迪能不能快马加鞭,抢到“英飞凌们”的蛋糕。

更多车市解析与车圈故事,欢迎关注车市物语公众号——微信号:autostinger。(文/车市物语)

电动车上的IGBT是什么?

12月21日,比亚迪就此前接受新加坡投资公司的投资调研发布了公告,公开了对调研者关于IGBT、比亚迪半导体等相关的问题的回答。

公告中,比亚迪方面表示,比亚迪半导体作为中国最大的车规级IGBT厂商,仅用42天即成功引入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中金资本、国投创新等知名投资机构,迈出了比亚迪市场化战略布局的第一步。

后续公司将加快推进比亚迪半导体分拆上市工作,并着手培育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子公司实现市场化运营,不断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看来。当一众整车厂还在纠结于年度销量成绩时,比亚迪已经在自主化十分有限的半导体行业提前偷跑了。

投机者or预言家

就在本月上旬媒体关于“芯片短缺”问题的访中,比亚迪方面很是淡定地表示:“比亚迪在新能源电池、芯片等方面有一整套产业链,不仅可以充分自给,还有余量外供。”

如今比亚迪再次表示加快半导体分拆上市,无疑是再次自证自身作为一家半导体企业的实力。

公告中,比亚迪还表示,经过十余年的研发积累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比亚迪半导体已成为国内自主可控的车规级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领导厂商。

作为国家“02专项”的重点扶持项目,IGBT是目前功率电子器件里技术最先进的产品,已经全面取代了传统的Power?MOET。其应用范围小到家电、大到飞机、舰船、交通、电网等战略性产业,是能源变换与传输的核心器件,被称为电力电子行业里的“CPU”,尤其在电动汽车与新能源装备等领域应用极广。?

▲一般通俗说IGBT指IGBT模块,而模块当中包含IGBT芯片

长期以来,IGBT(包括芯片)被垄断在FairChild、Infineon、TOSHIBA等少数国际整合元件制造商手上。

比亚迪在2005年进入IGBT产业,于2009年推出首款车规级IGBT?1.0技术,打破了国际厂商垄断,实现了我国在车用IGBT芯片技术上零的突破。而比亚迪半导体产品总监杨钦耀近日表示,比亚迪车规级的IGBT已经走到5代,碳化硅mosfet已经走到3代,第4代正在开发当中。目前在规划自建SiC(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指碳化硅)产线,预计到明年有自己的产线。

IGBT只是比亚迪半导体业务的一部分。

公告指出,比亚迪半导体主要业务覆盖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拥有包含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和下游应用在内的一体化经营全产业链。

此外,比亚迪方面还表示,未来,比亚迪半导体将以车规级半导体为核心,同步推动工业、消费等领域的半导体发展,致力于成长为高效、智能、集成的新型半导体供应商。

资本的眼睛是雪亮的

作为国内最早进行SiC基半导体全产业链布局的车企,比亚迪半导体在今年上半年先后完成了A轮、A+轮融资,融资总额达27亿,红杉资本、中金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的入局再次证明了其实力和市场前景。

各种迹象表明,明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即将迎来井喷潮,而同时,从12月初开始爆出的芯片短缺问题让行业内都捏了把汗。

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芯片自研自产是一定要解决的问题,否则最后都将被少数国际整合元件制造商捏住咽喉。

12月2日,比亚迪半导体荣登“2020?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在独角兽企业名单中位列前100位。在颁奖现场,公司总经理陈刚提到:“新能源汽车已从上半场的‘电动化’切换到下半场的‘智能化’。在下半场汽车智能化竞赛中,比亚迪半导体协同比亚迪汽车,实现平台化、智能化的统筹规划,从面到点,输出最适合汽车智能化的半导体产品及解决方案。”

看这势头,比亚迪或将成为自主汽车芯片行列的领跑者。

▲今年4月,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完成重组,并更名为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

今年4月,比亚迪半导体拟独立上市的消息传出时,中金公司就预计,依托整车,以科创板斯达半导为对标,比亚迪半导的IGBT模块2019年营收应超过10亿元。参照成熟市场的估值再加上比亚迪半导体车规级IGBT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给予适当龙头溢价,比亚迪半导拆分上市后可达300亿市值。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在电动车上,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充当晶体管开关,协助操控电动汽车里的电力转换与传输。电动汽车中的IGBT直接控制驱动系统的直流电与交流电转换,进而决定车辆的扭矩和最大输出功率。因此,电动车中的IGBT是电力转换和传输的核心。

IGBT在电动车的电动机、充电系统以及其他电力转换设备中都有应用。例如,它在控制电动机驱动系统时,可以作为逆变器的重要部件,帮助将直流电(如车辆电池供应)转换为交流电(电动机需要的),并根据电动汽车的需求调整交流电的频率和相位。

电动汽车的能效、性能和成本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IGBT技术,而且IGBT也是保障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