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鹏汽车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经典车型

文章内容

骏行纺织_骏盛纺织有限公司

ysladmin 2024-05-30
骏行纺织_骏盛纺织有限公司       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关于骏行纺织的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鹊桥仙·七夕翻译及赏析2.关于张
骏行纺织_骏盛纺织有限公司

       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关于骏行纺织的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鹊桥仙·七夕翻译及赏析

2.关于张掖的介绍!

3.川岛芳子,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4.关于劳动节的诗

5.四支声律启蒙翻译

6.仙台藩详细资料大全

骏行纺织_骏盛纺织有限公司

鹊桥仙·七夕翻译及赏析

       鹊桥仙·七夕翻译及赏析1

鹊桥仙·七夕

        作者: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鹊桥仙·七夕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今夜是牛郎织女会面的好时光,这对相会的夫妻懒得再为耕织忙。寂寞的群仙要生妒嫉了:娇美的月亮姊姊蹙紧了娥眉,风阿姨兴风吹雨天地反常。

        相见匆匆忙忙,短暂的聚首真不如不见,重新搅起离别的忧伤。见面的欢乐总不抵久别的愁苦多,反倒又增添了新愁带回品尝。

注释

        1、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传说牛郎织女此夜渡过银河相会。

        2、双星:指牵牛、织女二星。

        3、慵(yōng):懒。

        4、娟娟(juān juān):美好的样子。

        5、月姊(zǐ):月宫中的仙子。

        6、颦(pín):皱眉。农历初七月亮将及半圆,因言满眉颦。

        7、风姨:传说中司风之神。原为风伯,后衍为风姨。

        8、草草:匆匆之意。

        9、争如:怎么比得上。这里是还不如的意思。

        10、不抵:不如,比不上。

鹊桥仙·七夕赏析

        两千多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知感动过多少中国人的心灵。在吟咏牛郎织女的佳作中,范成大的这首《鹊桥仙》别具匠心是一首有特殊意义的佳作。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起笔三句点明七夕,并以侧笔渲染。“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岁华纪丽》卷三“七夕”引《风俗通》),与牛郎相会,故又称双星节。此时银河两岸,牛郎已无心耕种,织女亦无心纺绩,就连天上的众仙女也忌妒了。起笔透过对主角与配角心情之描写,烘托出一年一度的七夕氛围,扣人心弦。下韵三句,承群仙之相妒写出,笔墨从牛女宕开,笔意隽永。“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形貌娟秀的嫦娥蹙紧了蛾眉,风姨竟然兴风吹雨骚骚然(风姨为青年女性风神,见《博异》)。这些仙女,都妒忌着织女呢。织女一年才得一会,有何可妒?则嫦娥悔恨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可知,风姨之风流善妒亦可知,仙界女性之凡心难耐寂寞又可知,而牛郎织女爱情之难能可贵更可知。不仅如此。有众仙女之妒这一喜剧式情节,虽然引出他们悲剧性爱情。词情营造,匠心独运。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下片,将“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相会情景一笔带过,更不写“忍顾鹊桥归路”的泪别场面,而是一步到位着力刻画牛郎织女的心态。七夕相会,匆匆而已,如此一面,怎能错见!见了又只是重新撩乱万千离愁别绪罢了。词人运笔处处不凡,但其所写,是将神话性质进一步人间化。显然,只有深味人间别久之悲人,才能对牛郎织女心态,作如此同情之理解。“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结笔三句紧承上句意脉,再进一层刻画。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之别离,相逢仅只七夕之一刻,旧愁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有限。不仅如此。旧愁未销,反载了难以负荷的新恨归去。年年岁岁,七夕似乎相同。可谁知道,岁岁年年,其情其实不同。在人们心目中,牛郎织女似乎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已。

        然而从词人心灵之体会,则牛郎织女的悲愤,乃是无限生长的,牛郎织女之悲剧,乃是一部生生不灭的悲剧,是一部亘古不改的悲剧。牛郎织女悲剧的这一深刻层面,这一可怕性质,终于在词中告诉人们。显然,词中牛郎织女之悲剧,有其真实的人间生活依据,即恩爱夫妻被迫长期分居。此可断言。“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冤》曲词)

        此词在艺术造诣上很有特色。词中托出牛郎织女爱情悲剧之生生不已,实为匪夷所思。以嫦娥风姨之相妒情节,反衬、凸出、深化牛郎织女之爱情悲剧,则是独具匠心的。(现代黑色幽默庶几近之)全词辞无丽藻,语不惊人,正所谓绚烂于归平淡。范成大之诗,如其著名的田园诗,颇具泥土气息,从这里可以印证之。最后,应略说此词在同一题材的宋词发展中之特殊意义。宋词描写牛郎织女故事。多用《鹊桥仙》之词牌,不失“唐词多缘题”(《花庵词选》)之古意。其中佼佼者,前有欧阳修,中有秦少游,后有范成大。欧词主旨在“多应天意不教长”,秦词主旨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成大此词则旨在“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可见,欧词所写,本是人之常情。秦词所写,乃“破格之谈”(《草堂诗馀隽》),是对欧词的翻新、异化,亦可说是指出向上一路。而成大此词则是对欧词的复归、深化。牛郎织女的爱情,纵然有不在朝暮之高致,但人心总是人心,无限漫长之别离,生生无已之悲剧,决非人心所能堪受,亦比高致来得更为广大。故成大此词,也是对秦词的补充与发展。从揭橥悲剧深层的美学意义上说,还是是对秦词之一计算。欧、秦、范三家《鹊桥仙》词,呈现一否定之否定路向,显示了宋代词人对传统对人生之深切体味,亦体现出宋代词人艺术创造上不甘逐随他人独创精神,当称作宋代词史上富于启示性之一佳话。

鹊桥仙·七夕翻译及赏析2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前言」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这是一首送别词,题为七夕,是写与友人陈令举在七夕夜分别之事。上片落笔先写陈令举之风度,他高情云渺,如侯家人于缑氏山头的王子晋在风箫声声的新月之夜,没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飘然而去。与友人在七夕夜分别,词人自然想到牛郎织女,但陈令举不像他们那样痴心于儿女之情。下片想象友人乘坐的船只来到银河之中,当他回到人间时,就挟带着天上的天风海雨。接着他评价二人的友谊能够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缘,当天风海雨飘飘散去之后,友人也将随风飘去。

「注释」

        ①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

        ②缑山:在今河南偃师县。缑山仙子指在缑山成仙的王子乔。

        ③云渺:高远貌。

        ④痴牛騃女:指牛郎织女。

        ⑤凤箫声:王子乔吹笙时喜欢模仿凤的叫声。

        ⑥时人:当时看到王子乔登仙而去的人们。

        ⑦槎:竹筏。

        ⑧银河:天河。

        ⑨尚:还。

        ⑩前缘:前世的因缘。

「翻译」

        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

「赏析」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赞王子乔仙心超远,缥缈云天,不学牛郎织女身陷情网,作茧自缚。“痴牛骏女”不仅限于指牛郎织女,词人将其意大而化之,代指痴迷于俗世的芸芸众生。“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承接前文,刻画王子乔超凡脱俗的形象。王子乔吹箫奏凤凰之鸣,挥手告别时人,乘鹤而去,令人欣羡。王子乔放浪形骸、超凡成仙的形象,和放弃仙位陷于情网的织女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出词人渴望像王子乔一样能够遗世独立、羽化成仙的情志,也是词人对陈令举离别情思的开导之语。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借用晋人遇仙的神话故事,比况几位友人曾冲破澄澈的银浪泛舟而行。“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写欢甚少,转瞬即面临离别。“相逢一醉是前缘”,写六客之会,“风雨散、飘然何处”,写朋友分袂,各自西东。“一醉是前缘”,含慰藉之意,“飘然何处”,蕴含感慨无限。

        上阕写七夕之事,紧贴词牌之意,为友人离别之愁思开怀。下阕以晋人遇仙的典故人词,写和友人欢聚的快乐及离别的感慨。全词不但摆脱了儿女艳情的旧套,借以抒写送别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紧扣七夕,格调上用飘逸超旷取代缠绵悱恻之风,读来深感词人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

鹊桥仙·七夕翻译及赏析3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鹊桥仙·七夕字词解释:

        1、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传说牛郎织女此夜渡过银河相会。

        2、双星:指牵牛、织女二星。

        3、慵(yōng):懒。

        4、娟娟(juān juān):美好的样子。

        5、月姊(zǐ):月宫中的仙子。

        6、颦(pín):皱眉。农历初七月亮将及半圆,因言满眉颦。

        7、风姨:传说中司风之神。原为风伯,后衍为风姨。

        8、草草:匆匆之意。

        9、争如:怎么比得上。这里是还不如的意思。

        10、不抵:不如,比不上。

鹊桥仙·七夕翻译:

        今夜是牛郎织女会面的好时光,这对相会的夫妻懒得再为耕织忙。寂寞的群仙要生妒嫉了:娇美的月亮姊姊蹙紧了娥眉,风阿姨兴风吹雨天地反常。

        相见匆匆忙忙,短暂的聚首真不如不见,重新搅起离别的忧伤。见面的欢乐总不抵久别的愁苦多,反倒又增添了新愁带回品尝。

鹊桥仙·七夕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孔凡礼《范成大年谱》淳熙元年甲午,“秋末,周必大有书来。《周益国文忠公集·书稿》卷六淳熙元年《与范致能参政》第二书:‘……今在桂林矣。最后《七夕》篇,尤道尽人间情意,盖必履之而后知耳。奇绝!奇绝!……’《石湖词》有两首咏七夕者,一为《南柯子》‘银渚盈盈渡’,一为《鹊桥仙》‘双星良夜’,二首中《鹊桥仙》尤深挚,或为必大所云之篇。”

鹊桥仙·七夕赏析:

        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千百年来,描写牛郎织女的诗词更是不乏佳作。范大成的这首更是以独特的视角和修辞手法来描写,也实为宋词中的代表作。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开头三句短短十几字便为人们展现出了一幅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七夕夜景图。“双星良辰”,写七夕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良辰,日盼夜盼、盼得一年,方有此一夕之会,其情可喜复可悲。“慵懒耕织”写牛女的情态,一个是懒得耕种,另一个是懒得纺织,双方都盼望着尽快见面,以慰相思之苦。遥望星空,银河灿烂,牛郎已无心耕种,织女也无心纺织,只为这一年一次的相聚,就连天上的仙女也都嫉妒。“应被群仙相妒”,值此佳节,毕竟二人能够相见,故而惹得天上众神亦十分相妒。月宫里的嫦娥紧紧皱起了娥眉,风姨更是兴风吹雨心生妒。“娟娟月姊满眉颦”二句,实写此夕天气状况,月牙如眉,有风有雨。词人以拟人手法,说美丽的嫦娥皱着眉头,因二人的相会而想到自己的孤单,谁让自己贪心吃了不死药,故而只能呆在清冷的广寒宫与玉兔为伴。更可气的是风姨竟然吹风鼓雨。以二神女的“相妒”行为,反衬出牛女二人感情相契之深,相爱的合理和相会的艰难。词的上阕主要是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鹊桥相会的画面,通过写群仙的妒忌来反衬“双心良夜”的美好以及牛郎织女爱情的难能可贵。可见神仙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也渴望人间真情。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诗人在这里翻进一层,着力刻画牛女得失的心态,将神话性质进一步人格化。表面看来,“相逢草草”似乎比不上“休见”;因为这样会“重搅别离心绪”。但从实质上来看,他们都愿意为这“相逢草草”付出经年的期待,这是他们心甘意愿的,显然在他们自己看来,“相逢草草”也就弥足珍贵,更加值得珍惜。什么“重搅别离心绪”也就不过小事一桩罢了。而且这也不过是旁观的局外人的猜测,他们当事者未必会这么深思熟虑。诗人如此翻进一层去设想,显然是有深意的:只有深味人间别久之悲的人,感到“相逢”的可贵.才能对牛友的心杰作如此深刻的刻画。既没有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委婉,也没有“忍顾鹊桥归路”的伤感。直奔主题,一年才得一次相聚,实属不易,然而匆匆相见又扰起了往日的离别情仇。只有经历过长久的离别,才会懂得此刻相聚的不易,岂止是神仙,其实人间也是这样,这里也正是用人间的离愁别绪来描述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这两句紧接上句意境而写,将牛郎织女的相会更深一层刻画。“相逢草草,争如休见”,一夕之会,对于相爱的人来说,实在是太短,实在是难以填满两颗相爱而受伤的心,正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恰似狂风掠过已平静下来的`心湖,掀起阵阵波澜,遂而发出“争如休见”的怨恨之词。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日日夜夜人别离,七夕一刻,相聚实属不易,却也免不了扰起往日的离别旧愁。新欢何其短暂,旧愁又何其沉重。岁岁年年同此味,今年的短暂相聚只怕又将成为明年的旧愁,真是旧愁未消,新愁又起,相见时难别亦难。

        宋词中描写描写牛郎织女故事的词多以《鹊桥仙》为题,范成大的这首采用衬托的修辞手法,用群仙相妒的情节来反衬出牛郎织女的悲剧爱情,颇有创意。全词语言平实无华,语不惊人,正所谓绚烂于归平淡,用人间的真情描写神仙的故事。

        诗人在这首词中,描述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逢遭到群仙相妒,议论他们“相会草草”的得失,深刻地揭示了牛女分离这一悲剧是一部永无停止的悲剧。在这样的悲剧中,能够“相逢草草”那是非常珍贵的,这种高瞻远瞩的揭示,表明诗人对牛郎织女爱情的感知和对人生的体悟更为真实,这就自然比同情或慨叹深刻得多。较之以往的牛郎织女题材诗词,这首词在立意上也有所不同,欧阳修的《鹊桥仙》旨在突出“多应天意不教长”,秦观的主旨则体现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如果说欧阳修的词是借神仙故事来描写人间感情,秦观是在由神仙故事引发自身的感慨,那么范成大的这首就是用人间真情描绘神仙故事。

        另外,此词在艺术上很有特色,词中托出牛女爱情悲剧的生生不已,很有见地,以嫦娥风姨之相妒这一喜剧式情节,反衬、凸出、深化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全词语言质朴,无华丽词藻,与其田园诗风类似。秦少游的《鹊桥仙》写出爱情的本质乃是真心相爱,不在乎天遥地阔、时间久远,情致高雅;但人心总归是人心,无限漫长之别离,生生不已之悲剧,决非人心所能忍受。故范成大此词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是有它深层次的心理原因的。秦词高情逸调,不可多得,是谓“特例”;范词表达的是普通人的一般情感,故具有普遍性。谢薖《鹊桥仙》云:“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竟认为牛女爱情,无风无浪,亘古不变;其有力的反衬,正表达了人问之不幸。同样题材,视角不同,各有千秋,故词苑乃得长盛不衰。

个人资料: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权,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鹊桥仙·七夕翻译及赏析4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翻译

        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

        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

注释

        缑山:在今河南偃师县。缑山仙子指在缑山成仙的王子乔。

        云渺:高远貌。

        痴牛騃女:指牛郎织女。在这里不仅限于指牛郎织女,而是代指痴迷于俗世的芸芸众生。

        凤箫声:王子乔吹笙时喜欢模仿凤的叫声。

        时人:当时看到王子乔登仙而去的人们。

        槎:竹筏。

        银河:天河。

        尚:还。

        前缘:前世的因缘。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题为七夕,是写与友人陈令举在七夕夜分别之事。

        上片落笔先写陈令举之风度,他高情云渺,如侯家人于缑氏山头的王子晋在风箫声声的新月之夜,没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飘然而去。与友人在七夕夜分别,词人自然想到牛郎织女,但陈令举不像他们那样痴心于儿女之情。

        下片想象友人乘坐的船只来到银河之中,当他回到人间时,就挟带着天上的天风海雨。接着他评价二人的友谊能够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缘,当天风海雨飘飘散去之后,友人也将随风飘去。

        写送别,一般人都会徒增伤感,而词人却是豪气纵横,驰骋想象,遨游天界银河,如陆游所说“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一般写七夕银河,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类的柔情凄景,而词人笔下那天风海雨之势,正显露了他不凡的气魄与胸襟,这种逼人的天风海雨,便是他豪放词风形象性的说明。

赏析二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赞美王子乔仙心超远,若有若无,不去学习牛郎织女身陷情网,作茧自缚。“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承接前文,刻画王子乔超凡脱俗的形象。王子乔吹箫奏凤凰之鸣,挥手告别时人,乘鹤而去,令人羡慕。王子乔放浪形骸、超凡成仙的形象,和放弃仙位陷于情网的织女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出词人渴望像王子乔一样能够遗世独立、羽化成仙的情志,也是词人对陈令举离别情思的开导之语。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借用晋人遇仙的神话故事,比况几位友人曾冲破银浪泛舟而行。“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写欢乐的地方很少,很快就面临离别。“相逢一醉是前缘”,写自己和友人的相聚,“风雨散、飘然何处”,写朋友分别之后各自离去。“一醉是前缘”,含慰藉之意,“飘然何处”,蕴含无限的感慨之情。

        全词不但摆脱了儿女艳情的旧套,借以抒写送别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紧扣七夕,格调上用飘逸超旷取代缠绵悱恻之风,读来深感词人的超凡脱俗以及卓而不群的姿态。

关于张掖的介绍!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于2003年10月15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发射“神号”五号飞船的是什么火箭?

        是“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它是在多次发射国外卫星的“长征”二号E火箭基础上研制出来的。

       “神舟”五号飞船为航天员准备的救生物品一应俱全,有远距离呼救电台、GPS定位仪、闪光标位器、光烟信号管和海水染色剂,还有急救药包、救生口粮、救生饮水、引火物、救生船、抗浸防寒漂浮装备、救生手册等。

       第一次载人航天的宇宙飞船:神舟五号

       宇航员 :杨利伟

       第一次多人载人航天的宇宙飞船:神舟六号

       宇航员:聂海胜 费俊龙

       神舟七号:

       刘伯明

       翟志刚

       景海鹏

       翟志刚, 刘伯明,景海鹏被选择为执行中国第三次载人航空任务的航天员。据中国媒体报道目前翟志刚是执行太空行走任务的第一人选,刘伯明是第一后备人选。翟志刚今年42岁,来自东北黑龙江省,与1985年加入中国空军。

       姓名: 杨利伟

        民族:汉

        出生年月:1965年6月21日

        籍贯: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

        政治面貌:中国***党员

        身高:168厘米

        体重:65公斤

        家庭成员:妻子张玉梅,儿子杨宁康

        杨利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大学文化,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

        2008年7月22日,总装备部举行将官授衔仪式,“航天英雄”杨利伟被授少将军衔。

       执行任务宇航员

        费俊龙,指挥长

        聂海胜,操作手

        这是两位太空人第一次进行太空任务飞行。聂海胜于10月13日在太空庆祝他农历41岁的生日。

        后备宇航员

        第一梯队:刘伯明、景海鹏

        第二梯队:翟志刚、吴杰

        各分系统负责人

        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

        飞船应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逸东

        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总设计师:张柏楠

        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总设计师:刘竹生

        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张育林,总设计师:陆晋荣

        测控通信系统总指挥:董德义,总设计师:于志坚

        着陆场系统总指挥:隋起胜,总设计师:侯鹰

       1999年11月20日~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无人试验飞船飞行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继研制并发射成功了神舟2~4号无人试验飞船,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实施载人航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神舟-5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运行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8860mm,总重7840kg。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200km、远地点350km、倾角42.4°初始轨道,实施变轨后,进入343km的圆轨道。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

       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时10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搭载物品: 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试验项目: 神舟5号将尽量减少机舱内的实验项目及仪器,以腾出更多空间来供航天员活动并执行科学观察任务,可以说这一次的任务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

       新技术应用: 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其中设定了几百种故障模式,一旦发生危险立即自动报警。即使在飞船升空一段时间之后,也能通过逃逸火箭而脱离险境。

       编辑本段神舟六号

       神六发射发射时间: 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0秒

       发射火箭: 神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584秒

       返回时间: 10月17日凌晨4时32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四子王草原秋韵

       飞行时间/圈数: 115小时32分钟/飞行77圈

       搭载物品: 共有8类64种搭载物品,其中包括香港金利来、查氏集团等知名企业标识,搭载的生物菌种、植物组培苗和作物、植物、花卉种子则用于太空育种实验。在开舱仪式现场,6位特殊的“乘客”有机会精彩亮相,它们分别是极地考察时使用过的中国国旗、国际奥委会会旗五环旗、上海世博会会旗、《申报》百年纪念特刊、书画作品《六骏图》和10幅少先队员太空画作品。神舟六号返回舱搭载的物品还有“我给‘神舟’六号航天员写封信征文活动”特等奖作文、共和国元帅特种邮票和神舟六号个性化邮票等邮品以及书画名家的作品等。

       技术应用: 飞船的种类非常多,但最常用的是卫星式载人飞船。这种飞船像卫星一样在离地面几百公里的近地轨道上飞行,飞行高度大约为300公里。飞船有单舱式、双舱式和三舱式,目前国际上成熟航天国家的飞船均是三舱式,这次神舟六号就是三舱式飞船,说明中国航天技术已经初步达到国际水平。

       神舟六号飞船有以下特点:首先是起点很高,飞船具有承载3名航天员的能力;

       其次是一船多用,航天员返回后,轨道仓可以在无人值守的状态下,作为卫星继续利用半年,甚至可以在今后进行交会对接实验;第三是返回舱的直径大,俄罗斯的直径是2.2米,我国的是2.5米。最后是飞船返回,非常安全,这方面已经进行过全面的测试。总体来看,神舟六号飞船的技术进步是巨大的。

       技术进步主要反映在:首先是新材料领域,据悉近年来中国在新材料领域所取得的进步上,有2000多种是来自航天领域;其次是电信领域,这方面有硬件设备的进步,也有软件领域的进步,比如编码技术就确保了话音质量和图像的清晰度;第三是图像技术,这些技术可以用于军事领域,也可以用于民用领域;第四是特种食品,航天员的食品研制非常复杂;第五是特种纺织材料,航天服是一个系统,更是高科技的结晶;第六是电子控制系统的进步,飞船是涉及各种复杂子系统的复杂系统,所有系统均需要有电子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第七是生物医学体系的进步,载人航天与无人航天有本质上的差异,系统复杂性和可靠性大为不同,神舟六号的成功,表明中国的相关生物医学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

       神舟六号飞船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整船外形和结构与原来相同,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飞船入轨后先是在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然后变轨到距地面343公里的圆形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面上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轨道特性与神舟五号相同。

       由于此次飞行没有交会对接任务,神舟六号取消了用于这项功能的附加段,另外,飞船上新增加了40余台设备和6个软件,使飞船的设备达到600余台,软件82个,元器件10万余件。

       神舟六号的改进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围绕两人多天飞行任务的改进。首先,准备了足量甚至余量的航天员消耗品,包括食品、水、睡袋等。食品柜置于轨道舱中,以前处于空置状态。按照每人每天一个半暖壶的用水量,通过水箱和单独的软包装两种方式准备了航天员用水。其次,提高了座舱的环境控制能力。一人一天呼出近一升水,神舟六号提高了对水汽冷凝的能力,扩大了冷凝水箱,把所有裸露管线都贴上了吸水材料,确保飞船湿度控制在80%以下。舱内的氧气、温度和湿度都可自动感应并调节。

       二、轨道舱功能使用方面的改进。放置了很多航天员生活的必需品,如食品加热装置和餐具等。轨道舱中挂有一个睡袋,供两名航天员轮流休息用。失重状态下人其实可以浮在空中睡觉,但考虑到人在地面养成的习惯,所以通过睡袋人为地制造一种“床”的感觉,否则航天员睡觉时可能会产生坠入万丈深渊的错觉。轨道舱中还有一个专门的清洁用品柜,航天员可以用里面的湿巾等物品进行清洁。大小便收集装置这次也是首次使用。

       三、提高航天员安全性的改进。返回舱中航天员的坐椅设计了着陆缓冲功能,这是为了在反推火箭发生故障时依然能够保证航天员安全。神舟五号飞船里只有杨利伟乘坐的那个坐椅有着陆缓冲功能,并且有个小的缺陷,就是返回前坐椅提升后航天员难以看到舷窗外的情况。神舟六号对缓冲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并与整船结合进行了反复试验,从高塔、飞机上抛下的3次试验每次均获得了成功。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如果在返回时关闭不严,将威胁航天员安全。俄罗斯曾经有3名航天员因此而丧生。神舟六号科研人员研制成功了舱门密闭快速自动检测装置,并花费了数月时间研制出一种专用抹布,这种布不产生纤维、静电、异味,专门用来清洁舱门。

       四、持续性改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正式启动,至今已经过去了13年,飞船上最初使用的元器件和原材料有的已经不再生产,个别技术已经稍显落伍。神舟六号做了一些日常的持续性改进。比如神舟一号到五号上的“黑匣子”,是1994年研制的,存储容量只有10兆字节。现在的黑匣子不仅存储量比原来大了100倍,而且数据的写入和读出速度也提高了10倍以上,体积却不到原来的一半。

       编辑本段神舟七号

       “神七”于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成功升空

       神七发射“神五”、“神六”发射时间均在10月中下旬,而神舟七号的发射将提前到九月底升空。有关专家透露,9月和10月均有较适合发射窗口,但因“神七”将执行太空行走任务,9月底升空时的太阳夹角更适合太空人出舱活动,能令飞船在最短时间内见到太阳,保证太空人出舱作业时有阳光。

       发射载人航天的最佳气象条件主要包括:无降水、地面风速小于每秒8米、水平能见度大于20公里;发射前8小时至发射后1小时,场区30公里至40公里范围内无雷电活动;船箭发射所经过空域3公里至18公里高空最大风速小于每秒70米,此外发射前后9小时不能有雷电。

       黄春平表示,能否如期发射,主要是看当时发射场的天气等情况。小雨和气温一般都不会影响飞船的正常发射,但大风则可能导致飞船推迟发射,因为风速超过火箭的承受能力后,将有可能改变其飞行方向。

       黄春平还透露,航天员太空漫步就会在飞船进入轨道运行,环绕地球超过五圈之后进行。

       “神七”着陆后搜救

       “神七”返回舱内蒙古主着陆场医疗救护队队长、解放军第306医院的邹德威院长表示,“神七”与“神六”“神五”不同,主着陆场的搜救及医疗保障将依靠直升机,而不再采用地面搜救。

       “神五”、“神六”时期,解放军306医院一直担任着中国载人航天主着陆场的航天员医疗救护任务。8月29日,306医院执行“神七”任务的专家医疗队奔赴内蒙古四子王旗。目前,这支由16位顶尖专家组成的医疗救护队,正在主着陆场附近进行医疗救护演练。

       另外,“神七”主着陆场的医疗救护与“神五”、“神六”最大的不同,就是将采取以直升机群组成的空中搜救平台为主,而不再使用地面平台。

       据邹院长介绍,这次“神七”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附近的主着陆场,是一个以理论着陆点为中心,长100多公里,宽80多公里的经纬度坐标范围。如果采用地面车辆搜救,速度会比较慢,所以此次“神七”的搜救任务,将主要由直升机来完成。今年执行搜救、医疗任务的直升机有10多架,除了指挥机外,还有6架担任搜救任务,1架担任医监医保任务,而医疗救护队将使用3架直升机。

       戚发轫院士认为,人上天不是旅游,是完成对空间环境的研究、开发、利用。以前杨利伟只是第一步去试一试,要想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多人多天,比方说要去组装一个空间站或者修理一个卫星,人就得出舱,出舱起码得两个人。以后要去空间站坐运输工具去,要对空间站进行对接,打开门以后把里面的人接出来。从国外来讲,他们花了很多次的试验来做这个事情,现在按照我们的计划,“神七”希望人能够出舱,老百姓的话叫空间行走。“当然出了舱还有离舱多远?也可以离得近一点儿,也可以离得远一点儿。”戚发轫院士说,下一步我国就要解决交会对接,交会对接起码得有3个人。所以我们飞船要有这个能力:3个人在天上待7天,上去的时候可以带300公斤的东西,回来的时候可以带一百公斤的东西。假如这次很成功,就不需要再试两人多天,那我们下次就出舱了。戚发轫院士认为,将要出舱的“神七”必须在神舟六号的基础上解决两个比较大的问题。现在航天员有一个密封舱,在这个舱里穿航天服。离开这个舱就没有了空气,所以航天服本身就必须能供给氧气。第二是没有温度控制时,航天服能保证他正常的温度,所以这个航天服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密封舱,这方面挺复杂的。更高级的航天服还可以装上发动机,一点火就走了,相当于一个小飞船一样,要出舱得具备这几个条件。戚发轫院士说,将来我们船上要有一个气闸舱,人穿好航天服进去,把门关上,把外面的门打开出去,假如一打开门气就放光了,所以有一个气闸舱。“我只是说两个主要的,作为航天员有一个舱外的航天服,作为我们飞船来讲,得有一个气闸舱,要保证原来的舱里保证有一个大气压。”

川岛芳子,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据在市境内黑水国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等文物证明,早在上古时代,人类就在这里过着狩猎、游牧的生活。张掖在远古属雍州之地,夏商时为羌族所居。周时,戎、狄两族在这里居处,春秋战国时期乌孙、月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战国时建立城邑,修筑长城,今张掖一带还留有秦长城遗址。

       后乌孙被月氏赶走迁逃新疆的伊犁,张掖归"控弦者可一二十万"的月氏族所属。月氏都城(今民乐永固城)与昭武城(今临泽县境内)当年同是月氏聚居在黑河两岸的中心城市。

       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6年),拥有几十万强兵的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了月氏人;张掖成为匈奴之中右贤王的领地。匈奴占据后,不断进行掠夺,破坏了匈汉的友好往来,割断了汉王朝同西域早已存在的关系。公元前121年由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战胜匈奴后始设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而得名。

       张掖古为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张掖,武威)之一,历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中心。张掖曾是北凉国的国都、行都司的首府、甘肃省省会和历朝诸代设州置府的治所,素有"塞上锁钥"之称。市内汉明长城、历代石窟、寺民、碑塔、古城、烽隧、墓葬群星罗棋布。大禹导弱水入合黎,老子骑青牛入流沙,周穆王乘八骏西巡会见西王母的传说,张骞、班超、法显等都曾途经张掖前往西域,隋炀帝于609年在张掖曾召集西域27国君主使巨,召开了"万国博览会",唐玄奘经张掖去西天取经,马可·波罗旅居张掖一年等历史传说和记载,使这块土地更加神奇。创建于魏晋时期的马蹄寺、金塔寺,保存着文物价值极高的雕塑、壁画。张掖主要旅游景点:马蹄寺·大佛寺 ·张掖 ·木塔寺 ·山丹军马场 ·山丹新河驿 ·甘泉公园 ·河西学院 ·镇远楼 ·肃南康隆寺猎场 ·张掖市森林公园 ·东大山 ·龙首山 ·道巷庙 ·甘州古塔 ·诸葛楼 ·东山寺和西武当 ·黑水国遗址及汉墓群 ·许三湾城及墓群 ·牍侯堡 ·民勤会馆

       著名的旅游区:山丹军马场闻名遐迩,构画出独具西部特色的绚丽画卷,它位于张掖地区山丹县南55公里处的祁连山区大马营草场,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

       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养马。自西汉以来,这里以当地蒙古马为基础,又引进了各种西域良马,杂交培育出的山丹马驰名天下,这里遂成为历代皇家军马养殖基地,经久不衰。山丹马体形匀称,粗壮结实,雄健膘悍,耐粗饲,适应性良好,速度和持久力俱优,是驮、乘用的良骥,目前共有一万多匹马,游客到大马营后,继续东行50公里到军马场一游,可举行骑马旅游、野营,参观赛马或马术表演,并游览自然风景名胜。

关于劳动节的诗

       

        1932年1月18日下午,在上海马玉山路 (今双阳路) 上的三友实业社总厂门前,发生了一场骚动。

        那一天,以天崎启升为首的五名日本僧人,在三友实业的工厂大门前敲鼓击钟,并向厂内投掷石块。

        三友实业社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家大规模机器生产的纺织厂,“九一八”事变后,工人们自发组织了“抗日救国会”,天天上班前操练。看到日本僧人在厂门口挑衅,“救国会”的工人们随即走了出来,进行盘查。

        就在此时,十几个不明身份的人忽然冲入了队伍,对那几名日本僧人用石块又打又砸,造成一名叫水上秀雄的僧人伤重不治而亡。

        1月19日,日本驻沪总领事要求上海市政府“惩治凶手,道歉”。1月20日,日本浪人团体“日本青年同志会”60多人,在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队员的掩护下,冲入了三友实业社的厂房报复,打砸烧抢,还打死一名闻讯前来的警察。

        1月21日,在日本的日侨随后举行大规模游行,一路高呼“杀光中国人!”抗议中国的“抗日暴行”。日本方面要求中国道歉、惩凶、赔偿、解散抗日团体,并要求中国守军全部撤出闸北。

        当时的蒋介石军队主力,正在江西“剿共”,所以要求上海方面全盘接受要求,忍辱求全。

        但就在中国全面接受要求的情况下,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分三路突然向闸北发动全面进攻。负责沪宁地区防卫的第十九陆军,在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抗战。

        这场事件,被称为“日本僧人事件”,因此引发的战斗,就是著名的“一·二八淞沪抗战”。

        二战后,当时的日本上海公使馆助理武官田中隆吉自供:

        根据田中隆吉的供述,那些事情,都是他委托一个“和我很亲近的女子”来办妥的,那个女子的名字,叫做川岛芳子。

        往前倒推26年。

        1906年,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登基,年号宣统。同年,肃亲王善耆有了自己第十四个女儿——爱新觉罗·显玗。善耆给这个小女儿起名为“东珍”,意为“东方的珍宝”。

        1912年,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之后,大清黄龙旗应声落地。落魄的肃亲王善耆作为最坚定的保皇派,一直想恢复故国的荣光,由此想到了自己的结义兄弟,日本人川岛浪速。

        川岛浪速从甲午战争中一个日本翻译官起家,因为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将紫禁城保护得不错,由此结识了肃亲王善耆,后来做到清政府新设的北京警务厅总监督,负责培训清朝送来的警察,风光一时。

        善耆自己也清楚,凭借满清的力量,复国已是天方夜谭,最能借助的,就是日本的力量,所以他评价川岛浪速为“他日能一致支持东亚大局之良友”。

        而川岛浪速的真实身份,其实就是日本的间谍,他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促成“满蒙独立”,他知道善耆是一个重要棋子,所以也称他为“非凡之人”。

        如何显示兄弟间的亲善之情?善耆决定,将自己年幼的女儿爱新觉罗·显玗送给日本浪人川岛浪速,作为养女。

        显玗的哥哥,当年11岁的爱新觉罗·宪立后来回忆起6岁的妹妹当年离家时的情况:

        “她去二楼父亲的房间辞行时,身穿中国衣服,头发上系着一个白色丝带,哭着说:‘我不愿意去日本。’母亲一再地哄着说:‘好孩子不要哭’。”

        宪立回忆:“我至今还不能忘记生母在那一天的痛苦样子。”

        自那时起,6岁的显玗改了名字,开始叫那个后来被人所熟知的名字:川岛芳子。

        但川岛浪速,并没有只是把川岛芳子当做一个养女。

        1912年,六岁的显玗更名为川岛芳子后,随川岛浪速前往日本,进入松本高等女子学校接受严格的军国主义教育。

        川岛浪速完全是按照一个间谍的方式培养自己这个养女的。在日本,川岛芳子学习的是开枪、射箭、骑马,并接受军事、政治、情报等各方面训练。加上川岛浪速家里本身就是一个日本法西斯主义聚集的沙龙,所以川岛芳子从小就受到了这方面的熏陶。

        对政治的高度热情,甚至表现在了川岛芳子的恋爱中。

        1924年,已经18岁的川岛芳子亭亭玉立,身边已经有了不少追求者,其中她比较倾心的,是一个叫岩田爱之助的男子。

        岩田爱之助是典型的日本极右翼,他主张日本应该立即发兵占领中国东北,利用中国东北的资源,“振兴大东亚”。川岛芳子和岩田爱之助在一起时,两人之间的谈话很少有风花雪月,而是往往以政治为话题的。

        但这时,川岛芳子身边闯入了一位奇怪的追求者——养父川岛浪速。

        川岛浪速曾对芳子的哥哥爱新觉罗·宪立说过这样一段话:“你父亲肃亲王是位仁者,我是个勇者。我想如将仁者和勇者的血液结合在一起,所生的孩子必然是仁勇兼备。”他希望宪立同意他娶川岛芳子为妾。

        但当时已经59岁的川岛浪速采取的追求手段,近乎无耻——他直接强暴了川岛芳子。

        那一夜之后,川岛芳子写下了日记:

        “大正13年10月6日,我永远清算了女性!”

        第二天,川岛芳子头梳日本式发髻,身穿底摆带花和服,拍了张少女诀别照,然后就剪了个男式分头,决定与女性身份彻底“诀别”。

        但是还有爱人岩田爱之助呢?

        也就是在那一年,岩田爱之助决定向川岛芳子求婚。

        但岩田爱之助发现,川岛芳子的情绪忽然变得非常暴躁,甚至多次表示:“我不想活了,我应该了此一生。”

        一开始还宽慰芳子的岩田,最后也恼了,把一把上膛的手枪放到了川岛芳子面前,示意她若真想死,就去死。

        川岛芳子毫不犹豫地拿起手枪,对着自己胸膛就扣动了扳机,惊得一旁的岩田目瞪口呆。好在子弹只是穿过了川岛芳子的左肋,并没有致命。

        自杀未遂后,川岛芳子没有选择沉默,把养父奸污自己的事情告诉了全家人。

        但是,她没有得到自己期待的结果。

        彼时,肃亲王已经去世,川岛芳子的两个兄弟,爱新觉罗·宪开和爱新觉罗·宪东也寄养在川岛速浪家,所以芳子只能写信给国内她最信任的哥哥爱新觉罗·宪立。

        宪立的回信是这样的:

        “现在决不能和川岛浪速公开决裂,希望妹妹一定鼓起勇气生活下去。川岛浪速会做适当反省,设法解决已经发生的事。”

        所谓的“解决”,就是川岛浪速把芳子送到了鹿儿岛休养,两人暂时分离。

        在鹿儿岛呆了3年之后,21岁的川岛芳子断然拒绝了川岛浪速请求她回到身边的要求,只身来到了中国。

        她要继承父亲的“遗志”,恢复故国。

        川岛芳子原先指望的,是一场政治婚姻。

        1927年,21岁的川岛芳子和蒙古独立势力首领巴布扎布的儿子甘珠尔扎布在旅顺结婚,但这是一段并没有太大意义的婚姻。三年之后,川岛芳子就不辞而别了。

        事实上,川岛芳子早就认识到了蒙古独立势力难成大气候,她当时看上的,是日本关东军。

        要得到日本关东军的赏识,是要有投名状的。

        川岛芳子瞄准了一个牛气冲天的大人物——张作霖。

        川岛芳子的父亲肃亲王善耆,当时是和蒙古独立势力巴布扎布结成“独立”同盟的,但是张作霖是最大的绊脚石 ,双方发生了严重的军事冲突。1916年林西一战,巴布扎布毙命,肃亲王的“满蒙独立”梦想破灭,一蹶不振,六年后死去。

        所以,川岛芳子其实是非常恨张作霖的。

        恰巧因为张作霖一直对日本要求的权益出尔反尔 (延伸阅读: 《双面张作霖》 ) ,引起了日本关东军的忌恨,以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为首的一批人,一直在密谋暗杀张作霖。

        川岛芳子找到了可以发挥作用的机会。

        首先,川岛芳子有一个前清格格的身份,其次,据说她在与蒙古人结婚前,曾是张学良偏房的候选,所以她能相对隐蔽地打入当时奉军的内部。

        在试图约见张学良失败之后,川岛芳子用自己的手腕,轻松征服了张学良身边一个郑姓副官,将张作霖退回关外的列车时刻表搞到了手。

        皇姑屯一声巨响,张作霖归西,川岛芳子从此进入日本关东军的视线。

        崭露头角的川岛芳子,之后做了三件更加让日本人刮目相看的事。

        第一件,是通过各种手段,摸清了张学良手下东北军的所有家底。正因为川岛芳子的情报,所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日本关东军其实心里是有点底气的。

        第二件,是在日本关东军偷偷把溥仪从天津送到满洲后,川岛芳子想尽办法,把溥仪的“皇后”婉容装在棺材里,也偷偷运出了天津,促成了所谓的“帝后团圆”,为伪满洲国建立出了大力。

        第三件,就是本文一开头叙述的故事,她与田中隆吉一手策划了“日本僧人案件”,引爆了“一·二八淞沪抗战”。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川岛芳子得到了她期待的嘉奖——在新京 (长春) 被任命为满洲国女官长。第二年,川岛芳子正式被任命为“满洲国安国军总司令” (那时她给自己起了中文名字“金璧辉”) ,安国军则被宣传为“由满洲公主带领的满洲国义勇军。”

        当时26岁的川岛芳子,被日本人称为“可抵一个精锐的装甲师团”。

        梦想中的“满洲独立”终于实现了,但川岛芳子却总觉得有点不对头。

        伪满洲国建立后的两年时间里,川岛芳子似乎发现了一个问题:这并不是她期待中的一个独立的“满洲国”,而是一个日本势力扶植下的傀儡政权。

        川岛芳子开始对日本方面不满起来,甚至公开批评日本的“大陆政策”。有证据显示,当时的川岛芳子,利用个人的权力释放了一些被逮捕的中国人。

        日军对此非常警觉,立刻把她送回了日本,监视居住。

        当时28岁的川岛芳子,如果在这个时候选择另一种生活,可能就会走向完全不同的人生结局。

        但是,她没有。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川岛芳子立刻又回到了中国的天津,开了一家饭店,那就是当时著名的“东兴楼”。

        川岛芳子生日那天,在“东兴楼”大摆筵席,遍请在京朝野名流,其中包括华北政务委员会情报局局长官翼贤、原奉军实力派邢士廉、满洲国实业部长张燕卿等等。宴会开始不久,川岛芳子就让人抬来一块匾额,上面刻着:

        “祝川岛芳子生日快乐!——北支那方面军司令多田骏”。

        全场震慑。

        多田骏是当时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和川岛芳子的关系非同一般。在多田骏的“照顾”下,川岛芳子的这家“东兴楼”成了当时日军在中国的一大“情报集散地”。

        川岛芳子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交际手腕,在这里接触各路三教九流,套取各路情报,甚至还搭上过孙中山之子孙科,得到了不少国民党内部的消息。至于蒋介石身边的红人,军统头子戴笠也和川岛芳子建立过联系,并且保持沟通,商谈“中日和谈”的可能。

        如果说之前川岛芳子的奋斗理想,是为了“复国”的话,那么之后她的行为目的,却多少有点让人费解。从后面的大量资料来看,川岛芳子做很多事的动力,是为了“立功”,是为了让日本军部更重视自己。

        为了立功,她还曾偷看了多田骏办公桌上的高度机密文件,获悉了日本当时有意和国民党政府“和谈”的意向。为此,她还直接上书当时已经上台掌权的东条英机,表示自己熟悉国民党各个派系,可以立功。

        为了这件事,东条英机差点派人把川岛芳子给杀了——他怀疑川岛芳子是不是已经做了重庆方面的间谍。

        但即便被日本军部怀疑甚至关押 (曾被东条英机关了半年) ,川岛芳子始终没有放弃过在中国的谍报生涯,不知是觥筹交错的社交生活对她有吸引力,还是惊险刺激的间谍生涯让她有成就感。

        但是,欠的帐,总是要还的。

        1945年,战争结束了。日本无条件投降。

        到了清算的时候了。

        1945年10月,川岛芳子在北平东四九条胡同自己的家里,被军统特工逮捕,并以汉奸罪提起公诉。

        1947年10月8日,北平高等法院对川岛芳子进行第一次公审,因为听说要公审“东方女魔”,法院涌进3000多人,玻璃窗都被挤碎,第一次公审被迫延期。

        当时能决定川岛芳子生死的,是一个国籍问题。

        以川岛芳子在战争期间的身份,既不可能直接屠杀平民,又不可能参与日本军部的方针决策。这就意味着——

        如果她是中国人,那么法庭就可以以“汉奸罪”起诉,但如果她是日本人,根据当时的审判案例,除了高级司令官和直接屠杀平民的日本军官要获刑外,其他的日本军人和侨民都被释放回国。

        此前川岛芳子的好友李香兰 (本名山口淑子) ,因为日本人的身份,被遣返回国。换句话说,只要川岛芳子能证明自己是日本人,同样可以脱罪。

        可笑又有点可悲的是,为日本殚精竭虑效力了那么多年的川岛芳子,居然没有日本国籍。

        更可悲的是,除了她的亲密好友外,也没人愿意为她张罗这件事。

        川岛芳子的一封求助信,曾寄到了她的养父川岛浪速手里,在信里,川岛芳子请求养父为她修改生日,并伪造日本户籍。

        当年要娶自己养女为妾的那位川岛浪速,表现出了模棱两可的态度:写了一封信给川岛芳子的辩护律师,说川岛芳子是日本籍,但她的户籍证明弄丢了。后来有人推测,他怕引火上身,自己也被宣判为战犯。

        在狱中,川岛芳子曾给自己的秘书小方八郎写过一封长信,里面提到:

        “宣判死刑那天,我还吃了两大碗面!难友们都同情我而流了眼泪。我觉得欢乐应该大家共享,悲哀却不愿大家分受。”

        1948年3月25日清晨,川岛芳子在写完遗书后,在北平第一监狱被执行枪决,终年41岁。

        写川岛芳子的时候,忽然想起以前写的另一篇文章。

        那篇文章叫:《让二战美军痴迷的”东京玫瑰“》。

        和那篇文章里的“东京玫瑰”户粟郁子相比,川岛芳子的一生,显然要更“波澜壮阔”一些,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两者却又有相似之处——作为女性,被抛入了残酷的时代洪流之中。

        与户粟郁子相比,川岛芳子的命运似乎更让人感慨一些:童年时被送走,少女时被奸污,恢复故国的梦想破灭,临死时发现自己所效力的国家,根本没给自己国籍……

        但作为一个个体,川岛芳子或许有值得同情的地方,但放到她置身的那个时代以及她自己最终做出的选择,她的结局其实也是咎由自取,罪名也是盖棺定论。

        曾有一个说法,说川岛芳子临刑前重金收买了另一个患绝症的女人,施行了“调包计”。川岛芳子化名“方姥”,在长春郊外隐居,到1978年才病故。

        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 (现在的那些证据其实疑点重重) ,这只能又是大家对“东方女魔”的一种想象吧。

        但我写到后面,脑海里浮现的却不是“女魔”形象,而是金庸《天龙八部》里的一个男性:慕容复。

        翩翩美公子,偏偏被家族安上了一个“复国”的使命,殚精竭虑,忍辱负重,最终却精神失常,发了疯。

        川岛芳子的一生,究竟是为了什么?

        在枪声响起的那一刹那,可能只有她自己知道。

四支声律启蒙翻译

       《诗经?颂?噫嘻》

       先秦,佚名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古典君:《噫嘻》一诗,既由其具体地反映周初的农业生产和典礼实况,从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又以其突出的“错综扇面对”的修辞结构技巧,而具有较重要的文学价值。

       《归园田居五首·其三》

       晋代,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古典君: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悯农二首·其一》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典君: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观刈麦》

       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古典君: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乡村四月》

       宋代,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古典君:“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蚕妇》

       宋代,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古典君:作品虽客观叙写,不着评论,但对蚕妇命运的同情,对社会的不公自浸润于诗句中,启人思索。诗歌结构简洁,语言质朴,一针见血。此诗与李绅“锄禾日当午”首,一咏耕,一咏织,可称为中国咏耕织的代表作。

       《蚕妇》

       宋代,杜荀鹤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古典君:这首诗是以养蚕妇的口吻,向不合理的社会发出控告。

       《蜂》

       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古典君: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语短情长、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唐代,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古典君: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赤日炎炎似火烧》

       明代,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古典君:这首诗是《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中,杨志押送生辰纲行至黄泥冈时,白日鼠白胜扮作挑酒桶的汉子所吟唱的诗作。天上烈日当头,骄阳如火;地上稻禾枯焦,土地干裂。大旱之年,酷热难耐,庄稼被烤晒得枯焦了,押送生辰纲的人们,又将热得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1、 深处种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阮元《吴兴杂诗》。

       水的深处适合种菱,水浅处适合种稻子,不深也不浅的地方适合中荷花。这句诗词描江南劳动人民充分利用自然生产的情形。

       2、丈夫力耕长忍饥,老妇勤织长无衣。——宋代徐照《促促词》。

       丈夫在努力的耕种,但是还在忍饥挨饿。老妇勤劳的纺织,却总是身上没有衣服穿。这句话说明劳动人民的辛勤,却还是缺衣少粮。

       3.、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唐·王维《新晴野望》。

       农月,指农忙时节。“事南亩”,从事农业劳动。此写农忙时节农民倾家而出田作的辛苦之状。

       4、美人首饰侯王印,尽从沙中浪底来。——唐·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美女的金首饰和王侯的金印,那黄金都是劳动人民辛辛苦苦从浪底沙中淘洗出来的。

       5、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唐·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田家,农家。秋作,秋收劳动。舂,捣谷子。夜舂寒,即夜寒舂。此乃写农家之辛苦与民生之艰难。

       6、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魏风·伐檀》。

       稼:播种。穑:收割庄稼。胡:为什么。三百:虚数,表示数量多。廛:通“缠”,束。你不种不收,为什么收取那么多的粮食呢?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统治阶级不劳而获的憎恨。

       7、买薪须论斤,卖儿不计价。——清·乔莱《过高邮》。

       薪,柴火。此以“买薪”与“卖儿”价钱的对比,说明在封建时代劳动人民生命卑贱的社会现实。

       8、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爱得我所。——《诗经·魏风·硕鼠》。

       我决心要离开你,去寻找幸福的乐土,那幸福的乐土,才是我想去的地方。几句话表现了劳动人民不堪忍受剥削和压迫,只得另谋生路的悲惨状况。

仙台藩详细资料大全

       四 支

       茶对酒,赋对诗1,燕子对莺儿。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2。

       四目颉,一足夔3,鸲鹆对鹭鸶4。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5。

       几阵秋风能应候6,一犁春雨甚知时。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7。

       [译文]

       苍颉有四只眼睛,夔只有一只脚,八哥和白鹭相对。荷花染红了半个池塘,荼的白花开满藤架。凉风阵阵,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春雨降落,梨花开放预示春天来临。晋国的智伯对豫让有知遇之恩,豫让甘愿吞炭变哑去为智伯报仇;西晋的羊祜镇守荆州,深得百姓爱戴,羊祜死后,百姓每次看到他的墓碑都会潸然泪下。

       [注释]

       1赋: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是用铺陈的方式来写景叙事,盛行于汉魏六朝。

       2落絮:飘落的杨柳花絮。游丝:在空中飘荡的蛛丝。

       3四目颉(音jié):颉指仓颉(亦作苍颉),传说中创造文字的人,据说他“四目灵光”,创造文字后,“天雨粟,鬼夜哭”。一足夔(音kuí):此典故有两种说法。其一出自《山海经·大荒东经》,说夔为一种怪兽,似牛,青色的毛,无角,只有一只脚。另一说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夔为人名,是尧(一说舜)的乐正(管理朝廷音乐的官员),鲁哀公听说“夔一足”,以为夔只有一只脚,就去问孔子,孔子就说“夔一而足,非一足也”(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足以将音乐的事管理好了,不是说他只有一只脚)。但传说既久,慢慢也就衍生出夔是只有一只脚的音乐之神的说法了,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士的漆器上就绘制有一只脚的夔的图形。从对仗的角度来看,此处理解为“一只脚的音乐之神”较好。

       4鸲鹆(音qǘyǜ):鸟名,俗称八哥。

       5菡萏(音hàndàn):荷花。荼蘼(音túmí):也写作酴釄、酴醾,又名木香,一种藤类植物,晚春开白花。

       6候:气象学名词,五天为一候,一年七十二候。这里是节气、时令的意思。

       7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战国策·赵策一》。智伯是春秋末战国初人,晋国的权臣,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权利的分争,被赵襄子联合韩、魏诛杀。此前,他曾以国士的待遇对待一位侠士豫让,豫让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立意替智伯报仇。他将生漆涂在身上使皮肤生疮,剃掉眉毛头发,吞下烧红的木炭改变自己的声音,使别人认不出自己,多次谋刺赵襄子。下联出自《晋书·羊祜传》。羊公,对晋人羊祜的尊称。羊祜主管荆州军务诸事,在任十年,勤政亲民,深得百姓皮子下爱戴,死后襄阳百姓痛哭流沸,为之停止市场交易以悼念他。后来,其部下在羊祜生前游玩休息的地方岘山立碑建庙纪念,每年祭祀,见碑者无不堕泪。后人便称此碑为堕泪碑。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1。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2。

       汾水鼎,岘山碑3,虎豹对熊罴4。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5。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6。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7。

       [译文]

       行动和停止相对,迅速和迟缓相对,舞剑和下棋相对。信纸和草字相对,竹简和毛笔相对。汾水中得到一个宝鼎,岘山里竖"堕泪碑",虎豹和棕熊相对。花开时万紫千红,水流时流光异彩。汉朝王吉的妻子被休,是因为她摘了邻居家的枣,周时鲁人公仪林的妻子被休,是因为她种菜纺织,和百姓争利。笛声悠扬,如天外之音从云中飘落,船桨做响,渔船正驶向如雪般白茫茫的水面。

       [注释]

       1围棋:此处不是名词,而是动宾结构,所以能与“舞剑”构成对仗。

       2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一种竹片(也有用木制的),一般都是编连成册使用。毛锥:毛笔,因为毛笔的笔头以毛制成,形状像锥子,故得此名。此名称出自于《新五代史·史弘肇传》,史弘肇曾经说:安定国家、平息动乱靠的是长剑大韩,像“毛锥子”有什么用处呢?

       3汾水鼎:据《史记·武帝本纪》记载,汉武帝在汾水得到了一个古鼎,因此改换年号为“元鼎”。岘(音xiàn)山碑:即堕泪碑,参考前注。

       4罴(音pí):一种野兽,俗称人熊。

       5琉璃:天然形成的各种有光的宝石的统称。

       6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汉书·王吉传》。王吉宁子阳,西汉人,品行高洁。东邻的枣树越过院墙伸到了王吉家,其妻摘树上的枣子给王吉吃。王吉知道枣子的来历后,认为妻子这是偷盗,便将其妻赶出了家门。邻居知道原因后,就要砍掉这株枣树。后经邻里再三劝阻,坚决请求,王吉才让妻子回来。去,离开,此处是“让……离开”,即休弃的意思。下联出自《前汉纪》。公仪休,春秋时鲁国的相。他很喜欢吃其妻在后园所栽种的葵菜。后来又看见妻子亲自织布,忽然想到这是与靠种菜织布谋生的人争利,便拔掉自家菜园的葵菜,并休弃了他的妻子。出,让……出去,即休弃的意思。葵,冬葵,一种蔬菜,子可入药。

       7咿轧(音yīyā):摇槽的声音。

       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1。

       三弄笛,一围棋2,雨打对风吹。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3。

       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4。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5。

       [译文]

       兵器和铠甲相对,战鼓和旗帜相对,紫燕和黄鹂相对。酸的梅子和苦的李子相对,阮籍的青眼和马良的白眉相对。吹三次笛子,下一局围棋,雨打和风吹相对。海棠在春天的早晨醉眼迷离,还未睡醒,杨柳在阳光下婀娜多姿,似乎人人在白天睡觉。

       西晋张骏曾往凉州移植柳树,但都没能成活,只有酒泉宫生有槐树,因此作《槐树赋》。在众多的杜甫诗中,唯独没有写海棠的诗篇,是因为杜甫的母亲名海棠。晋人王献之小时候看人玩掷色子,便知胜负,父亲王羲之称赞他为"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唐朝学者殷践猷学识渊博·诗人贺知章称之为"五总之龟"。

       △以上对句中,诗、儿、丝、夔、鸶、时、碑、迟、棋、锥、罴、璃、葵、移、旗、眉、吹、奇、龟等字,均属四支韵。

       [注释]

       1李苦:李子很苦。《世说新语·雅量》说,晋王戎小时候,曾和一群小孩在大路边玩耍,看见道边一株李树上果实累累,但无人摘取。小孩们都争着去摘,只有王戎不去。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李树长在大路边,果实还没被路人摘去,这一定是苦李。小孩们摘下李子一尝,果然苦涩不能入口。青眼:瞳孔是黑色的,正视对方时眼球是黑色的,称青眼,表示重视对方;其旁为白色,斜视对方则白色出现,表示轻视对方。《世说新语·简傲》注引《晋书·阮籍传》说,晋人阮籍不拘于世俗的礼法,看见才干普通的人,就翻着白眼对着他。只有当时的名士嵇康去见他,阮籍才青眼相对。白眉:三国时蜀人马良(字季常)有兄弟五人,都以“常”字排行,其中马良的才学在兄弟当中最为突出。马良眉有白毛,当时有俗语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见于《三国志·蜀志》。)后世便称兄弟中才干最突出者为白眉。

       2三弄笛:这是一个典故,见于《世说新语·任诞》。晋人王徽之(宇子献,王羲之之子)曾听说桓伊(宇叔夏,小字野王)善吹笛,但互不相识。有一天,王徽之乘船出城,桓伊正驾车从岸上经过,别人告诉王徽之:这个人就是桓伊。王徽之便叫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当时桓伊已经担任过淮南太守、豫州刺史等高官,但久闻王徽之的名气,便下车替王徽之吹了三支曲子,吹完以后,未交谈一句,使各奔东西了。弄,本为双手把玩宝玉的意思,此处引申为双手持笛演奏,有一支古笛曲名便为《梅花三弄》。

       3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太真外传》。唐明皇(玄宗李隆基)在沉香亭召见杨贵妃,而杨贵妃宿醉未醒。明皇叫侍女将杨贵妃扶至沉香亭,杨贵妃带醉补了一下妆,但不能下拜。唐明皇笑着说:“岂醉?是海棠睡未足耳!”(怎么是醉了呢?是海棠花还没睡够呀!)后来宋朝苏轼的《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银烛照红妆”,用的就是这个典故。下联出自《三辅故事》,据说汉朝宫苑中有株柳树,树形像人,称之为人柳,“一日三眠三起”。清历鹗的《台城路·蚕》词中写养蚕人“守定芦帘,三眠三起似人柳”,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4张骏句:据《太平御览》卷 124《偏霸部·西梁》李暠所云,从前河右地区(今甘肃酒泉一带)无楸树槐树,东晋后期割据于河右地区的前凉国张骏曾从陕西一带弄来一些树种移栽,都死了。前凉于公元376年被前秦灭掉之后,李暠逐渐占据河右,于公元400年建立西凉。有一天,忽然在酒泉宫西北角上长出了一棵槐树,李暠认为是吉兆,便有感而作了《槐树赋》。原注引自《凉录》说《槐树赋》为张骏所作,与原文所言相合。疑原文及原注均误。杜陵:指唐代诗人杜甫。宋人王禹偁《诗话》说,杜甫的母亲名海棠,杜甫为避讳而从不作吟咏海棠的诗。

       5晋士句:这句的意思是说,晋代的文士才具奇特,外人只能观察到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就如同从竹管中看金钱豹,只能看到它身上的一块花纹一样。此语原出自《世说新语·方正》,说王子敬(即王献之)小时候看人玩一种棋,能看出双方的胜负。游戏者看他年龄小,轻视他,说:“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五总之龟:龟被古人视为长寿的灵物,千年五聚,因而称博学多闻的人为五总龟。《新唐书·殷践猷传》说,殷氏学问淹通,贺知章“尝号为五总龟”。五总,聚集了五次,即经历了千年。

       这里有必要对几个问题说明一下。

       首先,四支这段典故很多,其中有一些典故是荒谬的,我们自然可以判断出来,没有必要恪守。毕竟《声律启蒙》是古代人写的东西。

       第二,第二段的注1提到了所谓“动宾结构”,这是个什么概念,大家以后就会学到。蓝田种玉老师已经开贴,相信不久大家就能够开始现代汉语语法的学习,进而掌握这些概念。

       最后,对第三段的注4疏通一下。从“据《太平御览》卷”到“便有感而作了《槐树赋》”这是《声律启蒙与诗词格律详解》的考订,认为《槐树赋》是李暠所作。后面“原注”是指《声律启蒙》的原注,并且说那个注解和《声律启蒙》的说法一致,都认为《槐树赋》是张骏所作。但是,从《太平御览》的记录看来,《声律启蒙》原文和原注都错了。

       转自:网页链接

       望采纳。

        仙台藩(せんだいはん)是日本江户时代位于陆奥国宫城郡仙台城(今宫城县仙台市)为中心的日本东北地区最大的一个藩国。藩主为伊达氏。

        仙台藩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领内有仙台平原,另有石卷、气仙湾、女川河盛产水产品。仙台藩经济发达,实际石高收入一度高达200万石,成为当时日本收入最高的藩国。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仙台藩 外文名称 :せんだいはん 行政区类别 :藩国 所属地区 :日本 *** 驻地 :仙台城 概要,江户时代,农业,官僚体系,危机中兴,戊辰战争,历代藩主, 概要 仙台藩是由外样大名伊达政宗所立,在明治 *** 废藩置县之前一直都由伊达氏本家代代统治。伊达氏本家在江户时代是享有江户城大广间席位(注 )的国持大名,被江户幕府准许使用松平姓,历代藩主几乎都可以得到从五位上陆奥守的官职。 伊达氏在江户城内的居所位于汐留(后曾被改建为新桥停车场,2002年10月起开始日本电视台所在地),郊区的居所位于今东京都港区南麻布1丁目一带(仙台坂附近)。 仙台藩(含支藩)的统辖范围十分广阔,与位于其北部的盛冈藩以今釜石市南部、住田町北端、奥州市北端、北上市南部以及金崎町北端一线为界,在陆奥国内,其统辖范围覆盖今岩手县南部、宫城县全境,以及福岛县相马郡新地町。除陆奥国外,仙台藩还辖有常陆国3郡、下总国1郡以及近江国2郡。 仙台藩的公开俸禄为62万石,较加贺藩、萨摩藩低,与尾张藩相当。不过仙台藩的实领俸禄却高达100万石,再加上丰富的矿产资源、冶炼业和牧业所获得的国家奖励、三陆湾的渔场收入、港口收入,仙台藩的实际财政规模据说已经超过了200万石了。 在关原合战之际,德川家康曾向初代藩主伊达政宗许诺,如果东军胜利,就增加仙台藩增加100万石的俸禄。可在关原合战以东军的胜利落下帷幕的时候,仙台藩的实际增加俸禄远不及100万石。不过,考虑到在关原交战正酣的时候,伊达氏曾经支持南部氏领内的和贺郡前领主和贺忠亲反叛南部氏却遭失败,德川家康没有对此事予以追究,伊达氏便没有再追问俸禄之事。 关原一战结束后,伊达政宗被德川家康以种种理由,如江户城建设等,扣留在江户,直到2年后才得以回到自己领内。 注 在江户时代,国主级·准国主级大名,如果享有10万石以上俸禄,正四位以上官职,可以在江户城本丸大广间获得席位。 江户时代 在江户时代,仙台藩曾主持开垦北上川河流域的湿地地区等新的耕作区,据说因此又增加了约100万石的财政收入,另外又开始了一种被称为“买米制”、实际上是一种专卖制度的实施,将米沿东部航线运往江户出售,获得巨大的利益,甚至曾经一度占据了江户流通米的半数。得益于航路贸易,石卷港的发展很快,同时仙台藩还将一部分米和水产品出售往大阪,藉以加强与公方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从三陆海岸捕捞的鲍鱼和鲨鱼,在经过加工成干鲍和鱼翅之后以“长崎水产”的名义出售往中国(在江户时代,由于锁国政策,只允许长崎、平户、堺等港口对中国开放)。三陆产的干鲍在中国(清朝)被称为“吉品鲍”,对其评价很高。另有一说,吉品鲍之所以得名“吉品”就是源自时属仙台藩领内,今岩手县大船渡市吉滨湾的名字,其真实性待考。 1613年(庆长18年),伊达政宗曾经为与欧洲进行通商,令支仓常长出使罗马。当时,西日本地区诸藩一直在从事与东南亚一带殖民地的贸易活动,不过伊达政宗认为直接与欧洲进行贸易将会获得更大的利润。但由于交涉不利,同时碍于日本的锁国政策,最终伊达政宗未能如愿以偿。 农业 水稻种植业是仙台藩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藩 *** 实施买米制,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不过,依赖米贸易的财政很容易受自然状况、米市涨跌的左右。一旦歉收,就会让藩 *** 负债累累,不过如果遇到丰收的话,则可以一口气全部偿还清债务,其经济特点倒真有点像“农业也是战争”这句俗语所讲的一样。 官僚体系 仙台藩的官僚体系与其他藩略有不同。其他诸藩多是如下的体系:由藩主分封土地给藩士管理,并发放俸禄给藩士(即藩士所收的税收要全部上缴)。而仙台藩的藩士多居住在藩内散落的各城池、要害,另外在仙台城内也有自己的居所。藩士们并不须将所收全部税收上缴。同时,藩士可以动员到比藩主更多的兵力,藩士在所属领地内还可以拥有一定的裁判权。这样的体制多少有点接近日本中世纪(镰仓·室町时代)的制度。仙台藩面积很大,因此,其家臣中也不乏3万石、2万石这样大名级别的领地拥有者。仙台藩的上级家臣有7个级别:一门、一家、一族、准一家、著座、太刀上、大番。 不过这样的体系却为日后仙台藩在戊辰战争中失利埋下了伏笔。1671年(宽文11年),仙台藩爆发的伊达骚乱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打破这个制度。为了防止骚乱的再次出现,仙台藩开始逐步削弱各重臣的力量,但却没能在明治维新之前完成全部工作。最终,直接导致了陆奥百万石大名的伊达氏在戊辰战争中损失惨重。 危机中兴 伊达氏的仙台藩一直都把天下称霸作为自己的目标,因此,德川幕府在确立了幕藩制度之后,仙台藩一直都是德川幕府的心腹大患。从初代将军德川家康到二代将军德川秀忠都在努力与伊达氏建立姻亲关系,对伊达氏进行怀柔。德川幕府一直都对仙台藩保持警戒,视其为假想敌。不过在政宗殁后,继承了政宗衣钵的仙台藩第二代藩主伊达忠宗同样又是一代名君。因此,幕府一直都没能找到机会对仙台藩下手。直到伊达忠宗死后,幕府终于开始了对仙台藩的进攻。仙台藩三代藩主,忠宗之子·伊达纲宗于1658年(万治元年)继承家督,不过纲宗生活糜烂,对于重臣以及亲属的劝谏置若罔闻,甚至在江户城内都可以听到对其的恶评。重臣担心因此受到幕府的处分,故联名上表,要求幕府让纲宗隐居,由其子龟千代继承家督。(不过也有一种说法,即由于纲宗是后西天皇的表兄弟,长久以来一直受幕府的监视,为了避开来自幕府的压力,纲宗故意放浪形骸,为麻痹幕府的一招苦肉计。)幕府同意了重臣们的联名书,不过考虑到龟千代只有两岁,便指出让一关领主伊达宗胜和另一位重臣田村宗良为辅政大臣。伊达宗胜是伊达政宗的第十子,不仅从父亲那里继承了高超的智谋,也继承了勃勃的野心。他很快就把藩政的实权把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在仙台藩的历史上,伊达宗胜统治的时期向来是遭到恶评的,不过也有学者指出其直接的分封土地给族人和重臣,全权委任的做法是一种对打破仙台藩原有的那种中世纪的制度的尝试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基于宗胜的专政统治,家臣中不满越来越强烈。不过宗胜对反对派进行残酷镇压,进行恐怖统治。故,1671年(宽文11年),伊达骚乱爆发,又称宽文事件。伊达宗胜在这次变故中被流放,仙台藩暂时度过了危机。至此,从政宗初代到第三代,仙台藩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在诸藩国中的独立性,更多的地方受幕府的管辖。另一方面,龟千代成人后,即仙台藩第四代藩主伊达纲村,又陷入了于家中重臣的对立之中,险些再度酿成骚乱。 到仙台藩第五代藩主伊达吉村开始在领内施行仁政,进行改革,被称为是仙台藩的中兴之祖。吉村重建了伊达政宗的财政管理制度,再次施行买米制,增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吉村还从幕府获得许可,利用仙台藩内的铜矿进行货币铸造。在石卷设立铸币厂(位于今石卷市石卷火车站前,地名依旧保留着),铸造宽永通宝。同时,吉村还努力恢复仙台藩的手工商业,组织纺织品“仙台平”的生产、矿山开发、奖励牧场等政策。到六代藩主伊达宗村时,延续了吉村时代的政策。这段时间被称为仙台藩的中兴时代。 戊辰战争 1868年(明治元年),旧历戊辰年,明治维新拉开帷幕,天皇军与佐幕军爆发了戊辰战争。仙台藩与周边诸藩结成奥羽越诸藩同盟并被推举为盟主。不过仙台藩在此时却对会津藩以及庄内藩抱有同情,在藩政策上优柔寡断。尽管仙台藩拥有数量庞大的兵力,同时从虾夷地区(北海道)警备开始,仙台藩就拥有比西军(即天皇军)性能优越的武器。但由于其军制方面的落后,同时特别是在能够全面的统御部队的将兵之才方面的缺乏,导致仙台藩的总体作战实力并不强。 后来,相马藩反水,倒戈天皇军。仙台藩与相马藩在驹之岭(今宫城县相马市驹之岭一带)展开战斗。但仙台藩各部队却望风而逃,各重臣乱作一团,结果很意外的,仙台藩战败,向天皇军开城投降。 明治 *** 追究其叛军盟主的责任,将其俸禄从原有的100万石减到了不到其原俸禄三分之一的28万石。如此激烈的惩罚彻底打乱了仙台藩武士们的生活。有人开始务农,也有大量的武士前往北海道去寻求新的天地。在仙台城东一番丁,没落士族们开始从事商业,为仙台市的中心商业地“一番町”打下了基础。此后,伊达氏便一蹶不振,虽然纪州藩出身的明治时代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的本姓是伊达,但他并不是仙台伊达氏的后裔,而是在伊达政宗之前便迁居到骏河国一带的骏河伊达一门的族人。 仙台藩武士集团主要成员的移居地:札幌市周边、以及室兰市周边。 原白石城城主,管辖今宫城县南部、白石市周边地带的仙台藩重臣片仓氏,与其族人和家臣一同迁到了札幌市周边(札幌市白石区·札幌市手稻区)以及登别市幌别一带(今:室兰市东北向)。舟冈氏则亘理伊达氏的居住地附近落脚(今:伊达市舟冈地区)。 原管辖宫城县北部、今大崎市岩出山周边的亘理伊达氏迁居到了今北海道伊达市。角田氏的主体部分迁至今室兰市之后,又有一部分原家老在空知地方安家(今:栗山町角田地区)。 位于岩手县的一关藩和水泽藩分别迁至白老町和札幌市丰平区。 至此,由于在戊辰战争中的失败,仙台藩的武士大量外迁,同时也带走了大多数的知识阶层。这对今后宫城县的产业发展产生了很糟的影响。 同时,仙台藩的主要设施被新 *** 接收。在仙台城二之丸设立东北镇台(后改为仙台镇台,是陆军第二师团的前身),在三之丸设立练兵场。伊达政宗隐居所在地的若林城(今若林区)设立了宫城县集治监(监狱),曾经用来收容西南战争(注 )中的战俘。 在明治 *** 颁布废藩置县令之后,仙台藩被改为了仙台县、角田县、登米县、胆泽县。后来,原仙台藩北部(今岩手县北上市以南地域以及沿岸的气仙郡)归并到岩手县,新地町被规划到福岛县,其余地区统一改为宫城县。 注 1877年(明治10年),熊本县、宫崎县、大分县、鹿儿岛县士族武士起兵对抗明治 *** ,历时十年,终以失败告终,史称西南战争,亦称西南役、丁丑之乱、十年战争、私学校战争,是明治初期士族暴动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日本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后一次内战。 历代藩主 伊达(だて)家(松平陆奥守家) 外姓 大广间 国主 62万石→28万石 政宗(まさむね)(从三位、陆奥守·权中纳言·参议) 忠宗(ただむね)(从四位下、美作守兼陆奥守·权少将·侍从) 纲宗(つなむね)(从四位下、陆奥守·(隐居后)若狭守·权少将) 纲村(つなむら)(从四位上、陆奥守·左近卫权中将) 吉村(よしむら)(从四位上、陆奥守·左近卫权中将) 宗村(むねむら)(从四位上、陆奥守·左近卫权中将·侍从) 重村(しげむら)(从四位上、陆奥守·左近卫权中将·侍从) 齐村(なりむら)(从四位下、陆奥守·左近卫权少将·侍从) 周宗(ちかむね)(因夭折而未授予官职) 齐宗(なりむね)(从四位下、陆奥守·左近卫权少将) 齐义(なりよし)(从四位下、陆奥守·左近卫权少将) 齐邦(なりくに)(从四位上、陆奥守·左近卫权中将) 庆邦(よしくに)(从四位下、陆奥守·权中将) 宗基(むねもと)(正四位)因反明治新 *** 之罪被减封至28万石 宗敦(むねあつ)(正四位) 藩祖:伊达政宗(1567年-1636)伊达氏第十七代家督,安土桃山时代奥羽地方著名大名,江户时代仙台藩始祖,人称“独眼龙政宗”。幼名梵天丸,元服后字藤次郎。其名政宗(与九代家督政宗同名,九代家督政宗有中兴之祖之称)即意味能达成霸业。其母为有“美貌与谋略双全之鬼姬”之称的义姬,父为伊达辉宗。小时候因为罹患疱疮(天花),而右眼失明,人称“独眼龙”。政宗曾遗憾的表示:愿早生二十年,成就织田信长般的霸业。可惜对于战国时期想有一番作为的政宗,却遭到生不逢时的厄运。宽永五年(1628),政宗开始隐居。宽永十三年(1636)在江户去世,临终前江户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亲自至床边守候。他也是今天日本仙台市的建城者。 政宗的母亲是当时奥州的强势大名最上义守的女儿最上义姬,是最上义光的妹妹。当时伊达家有意与最上家联姻,派有反叛之心的中野宗时做使者到最上家提亲。中野宗时与最上义守和最上义姬密谋,假意义姬已暗恋辉宗数年,同意联姻,等与辉宗生下一子后,下了辉宗带着儿子回到最上家的山形城。两人成亲后,在龟冈文殊堂(东置赐郡)度蜜月时,晚上义姬梦到独眼神僧万海上人希望转世,因为这个吉瑞之梦而怀孕。十月怀胎后于永禄十年(1567)生下了政宗,父亲辉宗为爱子起名“梵天丸”。幼年时的政宗得最好的教育,并得日后得力助手片仓小十郎及伊达成实为家臣。1579年与爱姬成婚。1582年初次领军作战,与相马氏作战得胜。1584年辉宗退位,政宗继任为伊达家17代家督。1585年父亲伊达辉宗遭到二本松义继绑架而遇害,同时二本松义纲与佐竹义重的军队也开始伊达家进攻,伊达政宗于人取桥将反伊达联军击败。之后伊达政宗又于1589年在折上原击败芦名义广。经过折上原等对周边大名的战争后,伊达政宗开创比其父更大的伊达家版图。1592年,受丰臣秀吉之命领兵三千出兵朝鲜,3月抵达征明(中国当时为明朝)之地名护屋,1595年获批准回日本。其后秀吉亡,跟随德川家康,参与大阪冬之阵及大阪夏之阵等著名战斗。德川幕府成立后,多次任将军的上京供奉。曾说“愿早生二十年,成就如信长公霸业”(这句话不见正史,多于历史小说中出现,是否真说过存疑),他虽有做一番事业的志向,却难逃生不逢时的厄运。1636年5月,政宗病重,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亲自探望,几日后离世。法名瑞岩寺殿贞山禅刹大居士,家臣15人及陪臣5人殉死。 领地构成 陆奥国以外的领地 虽然素有“伊达62万石”之说,但伊达在陆奥国的领地只有60万石,另2万石在陆奥国之外。 陆奥国内的仙台藩领地包括今宫城县全境、岩手县南部、福岛县北部海滨,石高约60万石。 陆奥国之外的仙台藩领地包括:常陆国(以今龙崎市为中心的信太郡·筑波郡·河内郡,总计9784石)、下总国(丰田郡270石)、近江国(蒲生郡·野洲郡,总计9999石)。不过上述的这些郡中,有一些只是一部分归属仙台藩,并非全郡都在仙台藩的管辖范围。 虾夷地区的仙台藩领地 幕府末期,为了警备虾夷地区,幕府下令奥羽各藩进驻虾夷。于是,仙台藩在北海道白老町设立了本阵,同时又在根室·厚岸·择捉·国后构筑了许多前出阵,负责从择捉至知床、函馆一带的警备。到1859年(安政6年)9月,东虾夷地区(今白老町至择捉岛一带)已经完全变成了仙台藩的领地,直到1868年(庆应4年)戊辰战争开始,仙台藩才从东虾夷地区撤走。 支藩 仙台藩的支藩主要是陆奥国的岩沼藩(后期的一关藩)和水泽藩(中津山藩)。其中岩沼藩最大,对于仙台藩来说,岩沼藩就像是领地内的浮动的岛屿(就像亚平宁半岛与撒丁岛之间的关系),长期帮助仙台藩的统治,卫戍奥州交通干线一带的军事要冲。其当主也享有很高的待遇,可以在仙台城拥有居所,并有登上仙台城的权利。 岩沼藩主即后来的一关藩主是继承了外姓田村氏的伊达氏一门。 水泽藩(中津山藩)是仙台藩三代藩主伊达纲宗之子,美作守伊达守村被封予陆奥水泽3万石(后转封至陆奥国中津山),于是建立水泽藩。但后因在登仙台城时与藩主发生争执,仅一代就被改易了。 仙台伊达氏分支 在德川幕府攻略大阪成功后,将伊予国宇和岛城10万石封给了伊达政宗的庶长子·伊达秀宗。于是便有了宇和岛伊达氏。

       今天关于“骏行纺织”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骏行纺织”,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