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鹏汽车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购车指南

文章内容

赛力斯创始人_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tamoadmin 2024-09-04
1.博弈新能源,中国品牌怎么走2.赛力斯与华为合作将走向何方3.赛力斯汽车是如何做到的4.关注两会提案建议,看当前产业发展变革的问题所在5.赛力斯AITO:做好

1.博弈新能源,中国品牌怎么走

2.赛力斯与华为合作将走向何方

3.赛力斯汽车是如何做到的

4.关注两会提案建议,看当前产业发展变革的问题所在

5.赛力斯AITO:做好产品而已,凭啥抱大腿就有错了 | 汽车产经

6.赛力斯电动科技有限公司在招董事长助理吗

赛力斯创始人_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易车讯 日前,赛力斯汽车与文灿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的一体化结构件、一体化电池盒和三电部分产品的轻量化研发、新材料应用和零部件供应等方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当前,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展规划(2022-2030年)》,明确要建立新型“整车——零部件”合作关系,发挥整车企业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开放配套市场,吸引零部件企业集聚。

赛力斯有二十年的造车经验和整车实力,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打造了问界M5、问界M7等高端智慧电动汽车产品;文灿集团是汽车铝合金精密铸件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全球领先的压铸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生产效率、成本、安全,一体化铸造等方面多有建树。

一直以来,赛力斯汽车高质量践行“精品战略”,打造了“精品研发、精品制造、精品质量、精品服务及精品供应链”五大精品平台。通过集成化创新业务架构,实现供应链体系的规模化、敏捷化、精益化,汇聚一批行业优秀供应商,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和水准。

与文灿集团的合作,将进一步夯实赛力斯汽车打造的精品供应商链,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未来,双方将正式启动包含零部件等多个部分在内的新合作项目,在重庆当地投资新产能、构建新生产基地,进一步实现生产本地化、集成化,提升生产、运输的稳定性和效率,保障高质量交付。

文灿集团董事长唐杰雄表示:“文灿集团将集中最好的,从产品研发、设计等方面给赛力斯提供支持,保证品质、保障产能。”

赛力斯汽车与文灿集团的战略合作得到了重庆市、沙坪坝区的大力支持。重庆市副秘书长周青表示:“重庆市正在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到2025年重庆市整车产量要占全国10%。重庆市和沙坪坝区将为双方合作发展提供支持,为双方施工建设、人才就业等配套服务解决问题。”

基于双方的高度互信、优势互补,张兴海对本次合作充满信心:“相信随着协议的签订,双方将进一步深化构建万物互联的汽车生态体系,共同致力于建设制造强国伟大事业,必将促进双方发展,并将进一步推动沙区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根据易车App“热度榜”数据,赛力斯的日均关注度为2630,在全部品牌中排名第330位,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博弈新能源,中国品牌怎么走

不久前的一次专访中,关于华为究竟造不造车,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再次做出了重申,并且充分肯定了赛力斯问界的地位。

作为华为智选车模式的首家合作品牌,赛力斯对于华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必须承认的一点,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赛力斯与华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着某种潜移默化的改变。

面对“华为研究人员搬离赛力斯”“华为接触其他车企”“赛力斯与华为分手”的谣言四起,余承东直截了当地辟谣了坊间传言,并进一步表明:“华为不仅没有撤离研发人员,对赛力斯投入反而在增加。”

但恐怕谁也没能想到,华为的动作会这么快。

2月25日,赛力斯与华为在深圳签署联合业务深化合作协议,将双方的密切关系,更进一步落实。

根据协议内容,赛力斯将协同产业、推动新技术、材料、工艺等应用于合作车型;华为终端则充分发挥包括高阶智能驾驶,鸿蒙座舱在内的智能化、数字化、用户体验设计等优势,为赛力斯提供赋能支持,进一步加强联合创新能力,打造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简单来说,华为终端做好新产品的定义,赛力斯做好车型迭代演进,提升产品体验。双方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求为消费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赛力斯和华为双方将进一步推进联合创新中心的成立,共同推动汽车技术各方面的创新。而且问界全新平台,以及全新的旗舰车型,也于今年发布。

据了解,问界的全新旗舰车型,将搭载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是一款华为深度参与的车。后续华为与赛力斯还将基于这一全新平台,陆续推出多款车型。

这样的前提下,既是对未来市场的良好预判,也是基于赛力斯和华为双方在智选车业务的长期深入合作,正式确立的未来目标——“2026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100万辆”。

赛力斯,当为华为生态标榜

毫无疑问,正是因为与赛力斯的通力合作,华为才得以在竞争激烈的汽车行业,站稳了脚跟。双方的合作,是双赢的互相成就,而不是所谓的代工厂“附庸”。

回顾过去,自双方2021年推出高端智慧汽车品牌AITO之后,便陆续发布了问界M5、M7、M5纯电三款车型。丰富的产品矩阵,是华为与赛力斯强强联合的成绩单,更是智选车模式的真实具象。

作为第一个吃“智选车模式”螃蟹的人,赛力斯确实从中受益。2022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约13.51万辆,同比增长225.9%;AITO问界系列产品2022年累计销量超7.5万辆,远远超过其它新势力品牌首年销量。

数据不会说谎,但问界如此亮眼的销量表现,从何而来?

关于赛力斯的蜕变,余承东如是说道:

“现在的赛力斯和过去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华为从工业设计、质量管控、用户体验设计、智能化等方面赋能,现在这些能力都成为了它自己的资产。”

同样不能忽视的是,赛力斯的自身实力,尤其是整车制造能力。

赛力斯拥有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且具备智能协同系统“数字大脑”的智慧工厂。

以赛力斯汽车两江智慧工厂为例,于2019年投产,拥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工艺车间,具备平台化、柔性化、透明化的生产线。

两江智慧工厂以数字化、网联化为基础,通过1000余台机器人协同,实现了关键工序100%自动化,24小时全时在线检测,确保高品质产品的输出,曾获评2021年重庆“灯塔工厂”,是“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整车制造工厂。

而且除了出色的整车制造能力之外,赛力斯主推的DE-i超级电驱智能技术平台,纯电、增程等多技术路径的新能源整车解决方案,铸就了与华为合作共赢的基础。

打铁还要自身硬,这样的赛力斯,有能力成为华为汽车生态的标榜。

“我们的合作,绝对不是代工模式,不是放点智能化的东西进去再帮它营销,而是联合开发。”余承东说。

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方式,往往被市场误解为“代工模式”,但就真实情况而言,相差甚远。尤其是在盈利能力上,余承东进一步描述道:代工模式下车企只能赚小钱,但联合开发模式会把利润大头留给车企。

总的来说,华为与赛力斯的跨界合作,开创了新能源汽车企业与ICT龙头企业的跨界合作先河。目前,以赛力斯为核心的“赛力斯模式”已成为华为智选车模式的最佳实践典范。同时,华为借助与赛力斯合作的成功经验,深度优化智选车模式。因为,双方的初心就是合作共赢。

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对赛力斯的未来、对与华为的合作,都充满了信心。他曾向媒体表示:“我希望赛力斯在内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能够肩负起民族汽车品牌崛起的责任和担当,打造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头部品牌。”

毫无疑问,随着赛力斯与华为合作模式获得成功,未来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后来者加入。但不会发生改变的一点,与华为合作最深、最默契的赛力斯,将会成为华为汽车生态的标榜形象。

成就用户,才能走得更远

按照余承东的说法,华为智选车模式下,受益最大的一定是与华为合作最早、积累最深、产品型号最丰富的赛力斯。但是站在赛力斯的角度,将利益、价值传递给消费者,才是最想做的事。

回顾曾经,尽管2022年的赛力斯,成绩不错,但依旧处于尚未盈利的阶段。原因很简单,为了让消费者在服务上获得了更好的体验,赛力斯在品控、交付体验、售后体验上不断投入。

同时,赛力斯也在持续地让利消费者。

2023年,特斯拉率先举起了价格战的大旗,问界便随即跟上,与特斯拉正面硬刚。毫无疑问,这将是一场激烈的市场份额争夺战,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赛力斯、华为都不敢掉以轻心。

如此产品内卷、价格内卷、效率内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既是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模式的挑战,更是进一步证明双方合作模式“行之有效”的宝贵机会。

而想要赢得最终的胜利,消费者的重要性,永远要排在第一位。

“我们以前想得太简单了。”余承东表示,许多门店的接待能力和人员素质都无法胜任卖车,导致零售环节出了一些问题。所以今年,华为不会在销售网络上盲目扩张,而是去升级部分门店的接待、销售能力,甚至会关闭一部分门店,重点做好用户体验。

得益于新模式和新思路的渠道建设路径,赛力斯汽车与华为联合打造了全新的营销与渠道体系,并通过“渠道共融,全域互通”的优势,将店铺搬进了商场。

据统计,目前AITO已经覆盖超过230座城市,体验中心及用户中心已经扩展到超过1000家。如此丰富的门店,将会更加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而在用户服务方面,赛力斯与华为更是共同以“信赖、温度、智能”的服务理念,通过硬件配套与服务体系的双重路径,围绕“看车、选车、购车、用车、养车”全过程,逐渐构建了全生命周期的用户服务体验。

“当企业经营中找不到答案时,应该让用户来告诉你。所以当下,为用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势在必行。” 赛力斯集团副总裁康波,在谈及服务时,始终抱定“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用康波的话来说,用户对体验的需求,将推动车企服务的不断创新。

不难预见,如此从消费者中来,到消费者中去的做法,将会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赛力斯稳扎稳打、出奇制胜的不二法宝。

平心而论,市场价格战的兴起,对于整个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而这同时也意味着,华为、赛力斯,以及其他车企们,都将迎来更加残酷的时代挑战。

创新什么?坚守什么?如何应变?如何求变?

在与华为的合作过程中,赛力斯从营销能力、产品质量、智能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实现了蜕变。但市场竞争不会停歇,市场内卷也不会结束。只有创新技术、坚守品质、自然应变、积极求变,才能在这条艰难的路上,走得更久,走到更远。

其实也不难发现,这场由华为与赛力斯主导的商业模式改革,已经到来。而最终是否会是双赢的结局,未来不远,一起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公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赛力斯与华为合作将走向何方

作者?|?甄 瑶

编辑?|?李国政

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当前整体汽车市场处于什么阶段?未来新能源汽车空间有多大?新形势下品牌战略与营销手段如何出新?中国品牌向上如何破局……

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以电动化和智能化引领的产品技术突破,深刻改变了当前汽车产业。前途光明,但荆棘丛生,在新汽车时代的大门,有无数的不解和难点羁绊着众多车企。

“今天很多产品、技术、营销等方面全新的认识、做法,都是因为变革而来。”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表示,这种变革还将持续往深去处、往广处去。

4月2日,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之汽车市场与消费分论坛,以“科技引领消费变革”为主题,直指当前汽车行业及车企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政策不能立马大幅度调减。”针对新能源汽车国补终止和支持力度减弱,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表示,市场驱动力将对电动车未来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电动车市场持续健康运行,仍需要适当力度的政策支持。

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一路狂飙,但在2023年增速突然放缓,2月份甚至出现罕见负增长。未来新能源市场到底几许,众多车企非常关心。

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表示:“新能源汽车增长,既有新增效应,也有替代效应。”他预测,2年后(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在1700万辆左右,到2030年市场占有率会突破90%,约3200万辆左右。

“从世界来看,新能源汽车目前已经占到15%的比例,加上混合动力,总体占到20%,分的格局已经建立。”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纯电动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一面是前景广阔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新能源市场,一面是群雄逐鹿、淘汰不断加剧的新老造车企业。在埃安、赛力斯、极氪、深蓝、比亚迪等车企与会代表看来,新能源赛道马太效应显现、中国品牌向上、如何破局等是当前行业最关注的问题。

论坛上,大家的共识是,2023年,头部品牌聚集效应将更加明显,在未来5年内,新能源赛道马太效应会越发显现;豪华和电动正在新时代交织,这是中国品牌向上的一个新机遇;未来的竞争绝对不仅是科技的竞争,应该是科技+成本、产品+生态的竞争。

分化加剧

蜂拥而至、爆发式增长、内卷加剧,这些是对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最准确的形容。

127.6万辆、326.6万辆、624.8万辆;2.2%、156%、91.3%——这两组数据分别代表2020-2022年销量和同比增长情况,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最有力的注脚。

“未来5年,我们认为渗透率会超过50%,达到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临界点,到那时候,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巨变时代。”赛力斯集团CTO、赛力斯汽车(轮值)总裁许林认为,回溯过去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他提出,第一阶段是2020年前,更多靠政策驱动,渗透率比较缓慢,未超过5%。第二阶段是2020-2022年,短短两年,新能源汽车在政策和市场的驱动下,市占率已经超过25%。第三阶段是2023年以后,政策退坡,完全进入市场驱动态势。

这与王青的预测大致相似——2022年,我国汽车销量为2688万辆,民用汽车保有量和千人汽车拥有量分别达到3.1亿辆和221辆,汽车市场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

但具体到新能源汽车市场,则正处于快速替代燃油车阶段。王青预测,如果以2040年新能源市场占有率达到100%来预测,那么,2025年占有率可能接近甚至超过60%,销量会到1700万辆左右。到2030年,新能源市场占有率会突破90%,大概是在3200万辆左右。

将预测再延伸。“如果欧洲2035年完全实现禁售化石能源为主要原料的汽车,那么,中国可能在2040年前后,再增长部分会实现新能源汽车对燃油汽车的替代。”王青说。

前景广阔的背后是竞争。展望2023年及未来5年,多位与会代表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格局或将出现分化,“头部效应”显现。

“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赛道马太效应越发明显,市场分化仍将不断加剧,最后将聚拢在头部3~5家。”广汽埃安副总经理席忠民透过几组数据,论证这个观点。

他表示,从今年1-3月纯电TOP5品牌在纯电市场的销量占比可以看到,1月纯电TOP5品牌占比64.1%,2月占比67.3%,3月前3周已经达到68.7%,估计整个3月会超过70%。

席忠民的观点基本得到许林认同。

“从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TOP15品牌来看,合资企业寥寥无几,国际品牌仅有特斯拉,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占近80%份额。”许林表示,以广汽埃安、长安新能源、奇瑞新能源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开始觉醒,从销量和增长率来看,传统车企崛起的步伐明显快于新势力品牌。

“未来将进一步考验新能源企业的生存能力。”他说。

破局向上

随着新能源智能汽车时代的到来,一些中国品牌加快品牌向上之路,颇有“长缨在手,应缚苍龙”的气魄。

就此,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赵昱辉、比亚迪品牌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徐长明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随着市占率大幅度攀升,中国品牌已经在本土市场已然崛起。

从全球范围来看,就品牌而言,德国有奔驰、宝马、大众,美国有通用、福特、特斯拉,日本有丰田、本田、日产。中国呢?李云飞认为,一汽、长安、上汽、吉利、长城、比亚迪等都会成为世界级的汽车品牌。

“我们要抓住机遇窗口期,打造世界级汽车品牌,因为我们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李云飞表示,中国品牌已经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具备了完整的产业链,无论是电机、电池、电控,还是IGBT抑或整车制造,中国品备实力。

在徐长明看来,中国品牌的突破可归纳为两个指标:一是份额,二是价格。

在价格角度,合资品牌2019-2022年年度均价分别为15.4万元、15.4万元、15.9万元和16.6万元,中国品牌年度均价分别为10.5万元、10.8万元、12.2万元和14万元。虽然这些年合资品牌年度均价相对较高,但中国品牌涨幅更大,2022年已接近合资品牌均价的84%。

具体到品牌,2022年,蔚来已与奔驰均价相当,奔驰均价为48.1万元,蔚来均价为47.5万元;理想则以均价37.8万元,超过奥迪,和宝马接近;比亚迪均价为17.6万元,已经超过本田的17.5万元,追赶丰田18.5万元的均价。

“电动车快速发展,正在促进中国品牌汽车竞争力从量变向质变转化。”徐长明表示。

在中国品牌销量和平均售价都不断向上的当下,与会代表自然探讨起中国品牌高端化。

“豪华和电动正在新时代交织,这是中国品牌向上的一个新机遇。”在赵昱辉看来,豪华汽车是另外一个相对高速增长的细分市场。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豪华车市场总体销量为309万辆,同比增长6%,但传统豪华车占比却整体下降4%,而新能源豪华车市场同比增加49%。

曾经,BBA定义了汽车豪华,现在,这些光环随着科技快速增长和激烈的产品竞争慢慢黯淡。其背后,就是电动化、智能化、用户体验已成为消费者重新定义豪华的新标准。

“豪华车市场的未来,必将属于高端智能电动车,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品有这样的优势,具有重新定义新式豪华的机会。”

赵昱辉认为,当下的窗口期是非常好的一次机遇,中国品牌应当厚积薄发,通过技术和服务双重升级,占领市场制高点,“这是百年汽车以来,我们可能面临的最大的一次机会。”

价值为王

逐步变革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展开大浪淘沙的竞争。什么样的企业才能真正走出来?中国品牌向上的引领车企实力几何?

席忠民认为,归根到底是综合实力竞争,包含5个维度:

其一是研发维度,要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高效的产品线还有快速迭代的能力。其二是智造,要有快速工厂的布局、大规模的生产、短周期的交付和低成本。其三是产业链,要掌握核心可控的自主产业链,实现产业链的稳定可控。

<strong style="c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帮宁工作室,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赛力斯汽车是如何做到的

作者?|?葛帮宁 沈天香

编辑?|?李国政

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连日来,有关AITO问界、华为是否造车、赛力斯和华为的合作等话题,再度成为行业热点。

“华为不造车,而是帮助车企造好车,我们一直坚持这个理念。当时只是想把‘HUAWEI问界’作为生态品牌,让消费者在选择时不困惑。”

“问界真正由赛力斯主导,华为高度赋能进行联合设计、联合开发以及联合质量控制和联合营销,跟所谓的‘华为造车’是两码事。”

4月1日和2日两天,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和赛力斯集团CTO、赛力斯汽车(轮值)总裁许林,先后登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演讲,回应传闻。

起因是今年3月初,AITO汽车官方微博发布一张长图,将过去宣传海报中“AITO问界”字样,换成了“HUAWEI问界”。

这很难不让外界误解为华为在争抢AITO问界的主导权。由于华为和赛力斯的合作模式和深度在汽车行业独树一帜,加之华为一贯带给外界的强势形象,赛力斯难免被误解为逐渐“代工厂化”。

此外,最近几年,行业都在关注华为进军汽车领域的一举一动。尽管华为一再不厌其烦地声明不造车,但随着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打造的AITO品牌初步成功,更多人开始猜测:华为造车的时机到了。

直到华为CEO任正非再次用一纸公告打破流言。

今年3月31日,任正非亲自签署华为不造车的文件,有效期为5年。他还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上的露出提出严格要求,强调不能把“华为/HUAWEI”使用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进一步解释,并非只有5年不造车,而是华为所有文件的有效期都只有5年,“5年到了再发个5年”。

抛开华为内部可能存在的分歧,至少,任正非这份公告既打破了华为造车的传言,也证明了华为与赛力斯始终是平等合作。

不过,随着江淮汽车、奇瑞汽车等陆续加入智选车行列,华为与赛力斯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否将被淡化?其它车企能否复制赛力斯的模式?华为和赛力斯将走向怎样的未来?

01.

造车新物种

今年2月25日,赛力斯与华为在深圳签署深化联合业务协议,双方合作更上一层楼。

签约仪式透露出诸多重要信息,包括:联合业务目标是2026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100万辆;联合打造的新平台下首款旗舰车型于2023年发布,将搭载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双方进一步推进成立联合创新中心等。

根据协议,赛力斯将协同产业,推动新技术、材料、工艺等应用于合作车型;华为终端将充分发挥包括高阶智能驾驶和鸿蒙座舱在内的智能化、数字化、用户体验设计等优势,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这意味着,双方非但不解绑,还继续携手前行。这既是对此前合作成果的最高认可,也是对未来合作的期待。

2021年12月,赛力斯与华为携手推出AITO品牌,创新汽车企业与ICT(信息通信技术)企业的合作模式。

在双方合作中,赛力斯负责整车产品的研发、智造、交付服务等整个生命周期用车体验,华为则深度参与产品定义、整车开发和渠道销售等。华为高度赋能,与赛力斯进行联合质量控制和联合营销。

在汽车百年发展史上,尚无此先例。

随着智能电动汽车渐成潮流,近年来,华为作为ICT行业领先者,凭借电子化、智能化、网联化方面的积累,与一些汽车企业大规模地展开合作。然而,无论华为与其它车企如何彩旗飘飘,其唯独与赛力斯的合作最为深入。

华为与车企合作分3种模式:零部件供应商模式、HUAWEI Inside(HI)模式和华为智选车模式。“含华量”——汽车业内喜欢用这3个字,来形容华为的参与程度,而智选车是目前“含华量”最高的合作模式。

用余承东的话来说,智选车模式倾注了华为十几年To C转型积累的用户体验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品牌营销、渠道零售等能力,帮助车企把车做得更有竞争力、让消费者更喜爱。

赛力斯第一个吃螃蟹,目前是智选车模式中最大的赢家。

在与华为合作之前,赛力斯集团就已投身于智能新能源汽车开发。彼时,赛力斯集团创始人张兴海判断,汽车行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的造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智能高端新能源汽车赛道。

“跨界合作就是化学反应;行业内合作是物理反应,顶多是加法。”在他看来,与华为跨界合作,符合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发展的需要。

赛力斯虽有近20年整车制造经验,但其体量和声量有一定的局限。与华为合作,首先可以解决知名度问题。

其次,赛力斯已经积累了颇为深厚的新能源技术能力,还有按照工业4.0标准打造的智慧工厂,以及完整的供应链体系等,但缺乏智能化方面的突破性成果和对用户需求的独到理解,而华为正好能弥补。

华为有三十多年在ICT领域积累的技术和能力,有大量关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方面的解决方案,迫切希望这些成果在汽车产品上落地——投入如此之大,加上决定不造车,华为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来实现商业闭环。

赛力斯需要华为,华为同样需要赛力斯。双方携手展示了跨界的力量,开创了整车企业和ICT企业跨界融合的全新典范。双方创造的智选车模式,是中国乃至世界造车史上的一个新物种。

一路走来,华为和赛力斯都深处议论漩涡,但华为帮赛力斯造车的角色始终没有变过;赛力斯一直在被误解,但始终不急不缓地专注于做自己的事,踏实造好车。

既然是新物种,行业乃至社会应给予包容和祝福,让这种模式拥有更多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应当正确看待华为和赛力斯的平等合作地位。当然,可以质疑,但不应急于下结论,更不能全盘否定甚至中伤某一方。

02.

进化的力量

2021年12月23日,AITO问界系列首款车型问界M5,在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推出。次年7月,问界M7发布。紧接着,9月又发布问界M5纯电——赛力斯汽车和华为强强联合,创下了9个月内推3款车的纪录。

自诞生后,AITO问界就像一辆高速列车,行驶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

问界M5从发布到开启全国付,不到3个月;问界M7从上市到开启交付,仅用时51天;问界M5纯电仅在发布后1个多月,就迎来交付——这些层层大幅递进的交付速度,每次都令行业惊叹。

从问界M5去年3月启动交付,至今年3月底,问界系列车型已累计交付突破8.5万辆,是成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2022年,除了蔚来、理想、小鹏、零跑和哪吒这5家老牌造车新势力,AITO问界均超越新势力第二梯队的新秀,成为这一队列之领先者。

同时,问界M5车主净推荐值高达86.4%。在《2022年乘用车新车质量报告》中,AITO问界在新能源品牌新车质量排行中高居榜首。

现在,问界的新产品已不在路上,而是在弦上。今年3月23日,华为在2023春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官宣:问界M5和M5纯电的高阶智能驾驶版将于4月发布,而且,问界全系车型将升级HarmonyOS 3——后者解决了传统车机的应用少、升级慢、体验差的三大痛点。

AITO问界增速快、质量高。这样一个不断进化的品牌,在成立之初就证明了智选车模式的可行性,如今更验证了该模式的优势,展现出这种模式顽强的生命力。

<img src="s://image.bitautoimg/image-1080-w1/mapi/news/2023/04/06/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帮宁工作室,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关注两会提案建议,看当前产业发展变革的问题所在

4月18日,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式拉开帷幕。不同于往年的是,燃油车的“主场”地位逐渐被新能源汽车取代,其中,新能源汽车AITO问界展区人声鼎沸。除了在双智——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方面带来行业天花板级别的体验外,AITO问界M5智驾版的续航里程也借此次车展给用户带来了不小的惊喜。

数据显示,在CLTC工况下,AITO问界M5智驾版纯电续航可达255km,满油满电CLTC工况下最大续航可达1425km。

如此大的续航突破,赛力斯是如何做到的呢?

不增加一个零件就能达到续航提升

整体来看,赛力斯汽车主要是通过底盘机械阻力优化、整车能量回收能力优化、动力电池放电范围优化及整车风阻优化,通过细节的改善调整,降低整车风阻,从而实现续航提升。

物体所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就越长,遵循最简单的常理,赛力斯汽车着手在底盘机械阻力和整车风阻方面进行优化,以AITO问界M5智驾版为例,除了通过优化轮胎滚动阻力和轮毂轴承阻力外,还对前下护板、后扰流尾翼、前保格栅、气帘、前轮扰流板和轮胎轮辋等外特征进行优化,有效降低整车底盘机械阻力和风阻,实现整车续航提升和能耗降低。

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的能力越优秀,续航里程越能得到提升。因此,赛力斯汽车调整了AITO问界M5智驾版的VCU滑行能量回收标定量,控制器滑行能量回收发生改变,使得用户在面临拥堵路况时,能够回收更多电量,从而增加续航里程和降低能耗。

电池放电量的多少同样能直接影响整车续航里程,在保障电池安全和使用寿命的前提下,赛力斯汽车通过用强制EV模式,扩大电池SOC放电范围,增加纯电模式下可用电量,提升整车续航。

通过一系列的优化措施,AITO问界M5 智驾版的续航提升了14.7%,在能效上得到质的提升。

硬核技术赋能赛力斯汽车整车制造

见微知著,AITO问界M5智驾版续航水平的提升,得益于赛力斯汽车扎实的研发技术和持续的研发投入。

2016年,赛力斯汽车开始布局高端电动车的研发,每年创新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10%,近6年累计投入超100亿元,拥有近3000项核心技术专利,超过300项发明专利。多年来,赛力斯汽车持续开展核心三电系统的研发,自主打造的DE-i超级电驱智能技术平台,适用于纯电、增程、混动等多场景、多模式,可持续提升整车的动力性与经济性,为实现高性能、长续航、低能耗、零焦虑的用车体验奠定了深厚的技术基础。

在整车制造领域耕耘20年,赛力斯汽车的造车实力不断被时间验证。和华为联合打造的AITO问界系列自上市以来,销量累计10万辆,超过10万个用户,NPS (净推荐值)达86.4%。在10万用户近5亿公里总行驶里程中,纯电里程占比达到67%,纯电驾驶时长占比达83%,这足以证明赛力斯汽车是以纯电驾驶为主,而增程技术解决了用户的长途焦虑,真正实现了里程无忧。

目前,满满黑科技的AITO问界M5智驾版已全面发售,消费者可前往门店,近距离感受它的魅力,不仅有“科技与狠活儿”,还能通过体验感受到赛力斯汽车对技术的卓越追求和对用户服务的高标准要求。正如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在内部信中所言,赛力斯最重要的“锚”是“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并在此基础上走好“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之路。

赛力斯AITO:做好产品而已,凭啥抱大腿就有错了 | 汽车产经

撰文|宋雨婷?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刚刚过去的2022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83.6万辆和2356.3万辆,同比增长11.2%和9.5%。其中,新能源汽车的成绩有目共睹,2022年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为567.4万辆,渗透率达27.6%。并且我国新能源汽车连续8年产销量全球第一,特别是2022年已然迈上700万辆台阶。?

#新能源汽车出口建议#?

今年两会,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过去一年,“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取减免车辆购置税等措施促进汽车消费,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93.4%”。?

正值汽车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两会上行业大佬们更多的关注焦点集中在新能源、出海、汽车安全、智能网联等领域。?

据了解,2022年我国出口新能源汽车67.9万辆,同比增长120%。?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形成了全球领域的竞争新优势。?

但同时,他也提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集中面临研发、出口认证、物流三方面问题。因为近年来,欧美国家在筑高专利堡垒的同时,对进口新能源汽车提出了一系列繁复的技术法规及安全要求,以及陆海两个通道运力受限导致出口物流难。?

所以张兴海建议国家一是给予政策技术性指导,助力车企开拓海外市场,帮助车企在技术交流、海外参展等方面提供便利,帮助解决“认证难”,帮助车企熟悉海外汽车市场规范等;二是协调解决出口运输运费高、运力不足等突出问题,铁运降本,补贴运价,打通多港出海,打通广州南沙港、宁波港等其他港口运输通道。?

#法律政策完善建议#?

不可否认,中国汽车正在实现全球化发展的结构性转变,并已经扎根海外市场,数量上的跨越式巨变,代表着中国已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

而从汽车质量上来说,我国也实现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在“新四化”变革下,我们在技术创新、质量把控、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进步优势明显。?

但必须承认新的变革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发展中出现短板和不足不可避免,正视痛点,共同为消费创造良好的环境,才会更好地赋能行业的发展。?

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两会期间提出《关于探索加快自动驾驶应用落地体系化保障的建议》。?

一直以来,小鹏汽车都标榜“全栈自研”,而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是它自研的主要攻坚方向。同时,自动驾驶汽车作为未来智能汽车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备受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企业也在积极围绕着这一方向展开深度探索和研发。?

所以这一次,围绕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领域,何小鹏提出,推动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相关立法工作、探索建立自动驾驶技术及自动驾驶汽车保险产品体系以及推动加快城市高精度地图审核流程。?

据了解,我国确实存在自动驾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完善的情况,责任主体难以界定,事故赔偿规则缺失,理赔界定难度较大,相关数据不足,导致国内尚无成熟的自动驾驶保险产品,加快探索完善保险保障机制,确实有助于推动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缓解用户补能焦虑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认为,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布局尚不均衡,用户补能焦虑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应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缓解用户补能焦虑。?

“里程焦虑”可以说是困扰新能源车主的最大问题之一,不敢长途出行,怕堵车、冬季续航缩水、不敢用空调说到底还是补能不便引起的,公共充电桩少,尤其是居住小区及工作地点充电桩稀缺等现实情况若长时间无法解决,即便车辆再智能、再科技,也会影响行业发展。?

除充电桩之外,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冯兴亚表示,换电模式作为新能源汽车主要补能模式之一,具备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是目前我国的换电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规划布局整体落后,换电车型研发投入较少,换电站建设成本高,电池标准规格不一,共享缺乏基础等问题尚待解决。?

冯兴亚建议,加快全国换电模式推广的整体布局,研究出台各类对换电模式支持的扶持政策,扶持奖励汽车企业推出换电车型、加大车电分离政策鼓励,在国家取消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后,针对换电车型免征电池部分的购置税。同时由牵头组织企业或行业协会加速统一电池标准,并同步开展公共领域车辆换电试点,在电池规格与换电站标准上统一先行先试,推动汽车电池全面标准化快速落地。?

两会的提案建议,往往能够反映出当前所在产业发展变革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国家足够重视相关配套问题,也正在加强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努力,这将有利于我国汽车产业在全息化、智能化浪潮中抢占先机。iDailycar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天天汽车V,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赛力斯电动科技有限公司在招董事长助理吗

对于智能汽车来说,是自动驾驶技术重要,还是智能座舱重要?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曾做过一番阐释。他说,现阶段,智能汽车的核心是自动驾驶技术,而未来的核心则是智能座舱。

这番话似乎也让我们更容易理解赛力斯旗下高端品牌AITO的潜力所在。

12月2日,在全新高端品牌AITO的发布会现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宣布,AITO将于12月23日推出首款中型豪华SUV,该车是首款搭载华为最新鸿蒙生态(HarmonyOS)座舱的车型。

如果何小鹏的判断无误,这是否意味着,华为将当下智能汽车的核心给了北汽、长安、广汽,却把一个更具想象力的未来留给了AITO品牌?

然而,在AITO品牌推出前夕,有知情人士表示,“华为‘一手包办’了AITO品牌的前期产品规划、后期营销以及渠道售卖,金康赛力斯只负责代工生产”。

按照字面意思理解,金康赛力斯等于变成了华为的“傀儡”,正如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所说:“有躯壳,就是没有属于自己的灵魂。”

有灵魂固然是好,毕竟不想当鲁班的木匠,不是好木匠。理想中,赛力斯肯定也想当最了不起的那一个。但大浪淘沙的背景下,找准自己的位置,有个躯壳,起码比连躯壳都没有要强许多。所以,凭啥抱大腿就一定有错呢?

华为深度“造车”

过去几年,华为针对智能电动化出行提出了五大解决方案: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智能电动以及智能车云。

在这五大解决方案种,华为认为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智能座舱。

智能座舱的来源是什么?华为智选车业务部汪严旻在现场表示,过去华为的CBG(华为消费者业务部门)在2019年鸿蒙OS发布时,就提出“1+8+N”战略。1是手机,8包括平板、PC、穿戴、智慧屏、AI音箱、耳机、VR、车机,N是指万物互联。

“1+8+N,也叫智慧全场景,其中智慧出行是我们整个消费者全场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汪严旻说。

截至目前,华为已推出了全新升级的5G折叠屏手机Mate Xs、全球首款5G平板电脑 MatePad、Wi-Fi 6+路由器等。将这一大批设备串联起来的,就是华为 1+8+N 战略架构生态蓝图。

因此,当AITO品牌也被列入 1+8+N 战略架构,有人调侃,这就是华为的产品,它已经等同于华为自己造了一款车,只是没有挂华为的车标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合作双方实体都没有变化,但他们却要重新做一个品牌。

这很大程度是因为此前在华为Inside模式中,华为的角色还是零部件供应商,而这一次华为把AITO当成“亲生儿子”来看待,AITO系列车型真正代表了华为对智能汽车的理解。

5没有代表意义吗?确实没有。据了解,当时由于急于落地,让经销商有车可卖,华为才选中5这款已经基本成型的车型。华为能够发挥的空间非常有限,只能临时加入一些后装的智能化零部件。这也使得5在本质上并没有很深的华为属性,甚至被媒体调侃为“华为Outside”。

但针对AITO品牌,华为把最内核的东西——鸿蒙OS放到了里面。并且,为了让鸿蒙操作系统有完整的信息安全保护,华为从端侧、芯片侧、链路侧到端云协同,都提供了完整的软硬件设备。

汪严旻详细说明了智能座舱系统之于一台智能车的意义:“如果只是从基本层面的交互,或者是简单的互联互通入手,不去掌握核心的技术,永远无法打破车、手机以及人等各个载体之间的边界。”

华为智选车业务部汪严旻

而Harmony OS智能座舱,可以实现同系统设备间的无缝连接,减少不同终端间的不断切换。

华为不仅将核心理念应用在AITO身上,对制造工厂也有着空前的掌控力和参与度。有媒体曾报道,华为不满金康工厂对三电部分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设置,提出耐久测试必须要达到高温环境105℃,耐久时间超过2500个小时,而金康工厂的耐久测试,过去只是在室温下达到500小时。

此外,人才也基本集中到了AITO。某自主品牌巨头的研究院院长曾向我们透露,“老余(余承东)以及老余的左膀右臂卞红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TO、华为智能驾驶产品部部长)把很多精力都放到了重庆(小康集团总部所在地)。”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TO、智能驾驶产品部部长卞红林

或许是因为华为的深度介入,AITO品牌一亮相,就声称要在未来五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TOP3品牌。

对于华为来说,这个愿景如果能实现,AITO品牌无疑是帮它成功“打了个样”,后期大概率能吸引更多的车企进入其汽车生态里。

对于赛力斯来说,华为的全力以赴使其产品有了飞跃式的进步。但掌握产业链中的核心技术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赛力斯的“听话”,是不是就注定了这只能是一段不稳定的甜蜜?

赛力斯的未来在何处

如果没有华为,赛力斯的命运很有可能跟大部分腰部新势力一样平庸无奇:无论是在美国硅谷做研发的陈年历史,还是以工业4.0标准打造的两江智能工厂,又或是纯电动和增程式的双平台,在乱花迷眼的时代,这些都不足够让人们信服它的竞争底气。

如今,华为调动一切来“关怀”之后,赛力斯似乎更动弹不得了。

真的只能听华为、由华为了吗?

显然也不是。关于造车的边界,华为有过很明确的官宣——“传统车所有的部件我们都不做,传统汽车走向智能网联电动车过程中,汽车所需要的部件才是我们的主攻方向。”

也就是说,在很多汽车部件上,赛力斯仍大有可为。

躺平才是最危险的,而赛力斯可能没有躺平的打算。在AITO品牌发布会现场,与这一品牌同步官宣的还有赛力斯的纯电驱增程平台(DE-i)。据了解,它将实现1000+km起步的续航能力。

到目前为止,在电驱增程技术领域,赛力斯已经拥有了超过1000项技术专利,这说明赛力斯的技术还是“有点东西”。

跟赛力斯5相比,AITO第一款车有很多进步:3.2kWh/L的百公里油耗、4秒级的百公里加速、可OTA升级...这些都离不开赛力斯的技术进化。

赛力斯产品线总经理周林也向我们透露过,全新高端品牌AITO所用的增程技术、电驱动的技术,都将在全新平台DE-i下整合。

技术没有原地踏步,在渠道建设上,赛力斯也不会放弃自己的布局。2022年,292家用户中心将全部由赛力斯布局,比今年新增202家。

实际上,跟绝大部分腰部新势力相比,赛力斯已经算得上一个儿。

跟纷纷跻身单月交付“万辆俱乐部”的顶流们相比,它可能还是弱不经打。但不能忽视,赛力斯的品牌知名度已经在逐渐打开。

根据交强险数据,赛力斯5的用户一开始基本集中在重庆,如今已成功蔓延到上海、深圳等新能源重点市场。

2021年5-10月赛力斯5各城市上险数

10月,在20万元以上高端新能源SUV市场,赛力斯5挤进Top5,乘联会统计其销量为1926辆。

北京一华为线下门店销售告诉我们,赛力斯5的销量应该还会进一步突破,因为产能在持续提升。“今年很多时候等车时间都是两个月,而现在订车,基本半个月就到店。”

之所以有这些成绩,离不开双方的优势结合,这可能比赛力斯自己吭哧吭哧干新品牌有更好的效率和速度。

写在最后

跟华为合作的车企,都喜欢拿PC领域的案例来说明,品牌方的未来仍可期。长安方面便说过,“硬盘的核心供应商也就2、3家,主板也是那2、3家,但戴尔、联想也并没有成为傀儡,最终闯了出来。”

赛力斯能不能成为戴尔、联想?不一定,但起码它有机会。

在智能汽车时代,华为作为最重要的供应商,也许它会比英特尔、微软等要强势,但它也确实保证了软件素质的过关,让赛力斯更容易建立与消费者的信任关系。

所以,在华为“一夫多妻”的画面到来前,赛力斯当个“正室”也是不错的待遇罢。

更何况,赛力斯本来就不必像奔驰一样青史留名,也不必像特斯拉一样石破天惊。

赛力斯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没有在招董事长助理。截至到2022年11月8日,赛力斯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招董事长助理职位已经招募好了。根据相关资料查询显示,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09月04日,注册地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福生大道229号。